/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这才是战争的终极心法!日本想拿上海做人质?它太高估自己的筹码了。在解放军饱和攻击的火力网下,东京、横须贺、大阪将瞬间沦为火海。对于一个没有战略后方的国家,它连发起第二轮攻击的发射架都保不住,谈何威胁上海? 日本那所谓的 “战略纵深”,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好笑。它国土看着有 37.8 万平方公里,比英国、德国都大,但架不住形状长得离谱,南北拉了三千公里长,东西平均宽度才 180 公里,最窄的地方还没一条大河宽。 整个国家 70% 都是山地丘陵,能住人的地方不到 30%,全挤在几个沿海小平原上。 东京、大阪、名古屋这些核心城市,全扎堆在关东、大阪那几片巴掌大的平原上,东京都市圈一个地方就塞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工厂、港口、军事基地全凑在一块,跟把所有家当都摆到门口似的,简直是天然的靶子。 这种布局别说打仗,遇上台风海啸都得慌,更别提面对饱和攻击了。 二战时的东京大轰炸早就把这个道理说透了。1945 年 3 月,美军 334 架 B-29 轰炸机带着两千多吨燃烧弹,一晚上就把东京烧了个底朝天。 当时日军的防空系统跟摆设似的,木质房屋连片燃烧,63% 的商业区和 20% 的工业区被摧毁,十万多人葬身火海,伤亡人数比后来广岛原子弹爆炸还多。 那时候美军用的还只是常规炸弹,现在解放军的导弹威力比当年强了千百倍,精度更是能精准命中一栋楼的窗户,要是真发起饱和攻击,日本这些密集的城市集群,下场只会比当年更惨。 日本可能觉得自己有反导系统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也就是自欺欺人。它现在有 8 艘宙斯盾驱逐舰,还有 10 多处爱国者 - 3 防空导弹阵地,看着挺唬人,但这些装备对付零星攻击还行,遇上饱和攻击根本不够看。 美军智库早就算过,宙斯盾系统和爱国者导弹面对数百枚导弹同时来袭,拦截率会掉到 20% 以下,相当于九牛一毛。而解放军火箭军手里的牌,可比这硬多了。 中国的常规东风导弹总数超过 4000 枚,光东部战区就攥着两千多枚,专门盯着西太平洋方向。东风 - 21D 射程能到 1700 多公里,东风 - 26 更是号称 “关岛快递”,4000 公里的射程能覆盖日本全境,而且精度高到圆概率误差 10 米以内,打军事基地、港口这种固定目标跟点名似的。 解放军的饱和攻击战术才是真正的杀招。10 个导弹旅一次齐射就能打出 360 枚导弹,这种规模的火力冲击,别说日本那点反导力量,就算是美军的航母编队都扛不住。 专家测算,30 枚反舰导弹就能瘫痪一艘核动力航母,360 枚导弹足够覆盖三四个航母编队。 日本的军事基地比航母目标还集中,横须贺军港作为美军在东半球唯一的航母母港,离东京市区才几十公里,入间基地作为日本航空自卫队最大的基地,直接扎在首都圈里,负责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的防空。 这些基地和城市缠在一起,一旦开战,第一波导弹就能把这些军事节点连根拔起,日本连发起第二轮攻击的发射架都保不住,还怎么威胁上海? 上海的防御能力可不是吃素的。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的防空网密得跟筛子似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构成了多层防御体系。 就拿红旗 - 6D 来说,一个指挥车就能联网控制 4 个导弹连,抗干扰能力和反应速度都顶尖,不管是低空突防的巡航导弹还是高空来袭的弹道导弹,都能有效拦截。 再加上沿海的雷达预警系统,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网络,任何飞行器想靠近上海,都会被第一时间发现并锁定。 日本连自己的发射架都保不住,就算有零星导弹侥幸升空,也根本突破不了上海的防空网,所谓 “拿上海做人质”,纯属异想天开。 日本最大的软肋还是没有战略后方,所有关键资源都得靠进口,能源自给率不到 20%,粮食自给率也才 40%。 一旦战争爆发,海上运输线被切断,再加上军事基地和工业设施被摧毁,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瘫痪。 而中国地大物博,战略纵深广阔,就算局部地区受点影响,也能迅速调动资源支援,完全经得起长期消耗。这种差距不是靠一两件武器就能弥补的,而是先天条件决定的。 战争的本质从来都是打底气、打后勤、打战略纵深,日本既没有足够的战略空间,也没有完善的自给体系,却想拿别人的核心城市当筹码,简直是本末倒置。解放军的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看透了这种短板,不跟对手拼它擅长的,而是直接打它的七寸。 你想威胁我的城市,我就端你的老巢;你想搞局部威慑,我就用饱和攻击让你无力回天。这种实力上的差距,不是靠嘴硬就能抹平的,日本要是真认不清这一点,只会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