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信号又再现,房地产是真的非救不可了吗?

星星商业模块 2024-05-12 10:34:51

金融江湖,风云再起。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每一个细微的动向都可能牵动亿万人的心弦。

中国M2已经突破300万亿,按不同的计算方式,中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已经突破美国和欧洲的总和。如果按14亿人口计算,人均货币供应量已经达到惊人的21.42万。

但让疯子奇怪的是,随着货币供应币总量急剧上升,原本该随形而至的通胀却并没有出现。而更诡异的是,市场上的钱已经够多了,降准降息的信号却又悄然浮现。这么多钱都在哪里?又将花往何处呢?

时光回溯到去年末,那时的中国,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推出了“三大工程”,旨在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激发经济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建设中,央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掌舵人”,自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彼时,央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为政策性银行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资金”,希望这些资金能够成为推动“三大工程”的强劲动力。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今年3月、4月间,政策性银行却纷纷选择提前偿还从央行借来的资金,总额高达近4000亿。

这一举动,无疑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为何政策性银行会主动提前偿还央行资金呢?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于经济调控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转变。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国家开始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避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

因此,央行在提供“廉价资金”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市场的反应和潜在风险。

其次,从市场层面来看,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之间的资金成本差异逐渐显现。政策性银行发现,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的成本,已经低于从央行借款的成本。

这种成本差异,使得政策性银行更倾向于从市场上融资,而非依赖央行的资金支持。

原本,高层计划通过连续数年的“三大工程”投资,以适度刺激经济增长,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为下滑的房价提供支撑。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短短半年间,房地产市场的新增投资和新房销售表现均不尽如人意。

不仅当前的形势如此,未来的预期也同样令人担忧。

近日,央行发布的一季度三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尽管公众对宏观经济热度和贷款需求等指标的看法有所改善,但对房价的走势却持续保持悲观态度:预期房价在下个季度将“下降”的居民比例再次上升,这已经是连续四个季度呈现上升态势了。

在这种背景下,银行系统所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实际上,一季度利润下滑的银行数量已经从去年的5家增加到了11家。

因此,从高层的视角来看,无论是为了稳定经济还是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都需要尽快遏制房价的下行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降准降息的信号再次浮现。

4月30日,央行在会议上明确表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这一表态,无疑为市场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以释放更多的资金用于贷款和投资,从而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同时,降准还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但中国M2已经突破300万亿,但并没能流入实体经济,而是一直在金融系统空转。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降准意味着更多的信贷资金将流向企业和个人,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降息,则是央行调节市场利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央行可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

降息还有助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促进物价稳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降息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降准降息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央行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状况以及潜在风险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政策方案。 同时,央行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反应和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和节奏。

在降准降息的预期下,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整体走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价上涨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如何平衡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稳定房价。

供给端方面,通过限制土地供应、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等方式减少新房供给;需求端方面则继续加大对首套购房和改善型购房的支持力度刺激需求。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价下跌的压力但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

对于购房者而言,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购房需求合理安排购房计划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杠杆化。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则应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降准降息并非万能之药,需要配合其他政策措施共同发力,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头条创作挑战赛#​#今日立夏#​

2 阅读:2613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0:37

    砖家叫兽认死理,非要在降利息这棵树上吊死。

  • 2024-05-12 23:10

    年轻人:我父母的房贷都断供了,我拿什么买房?

  • 2024-05-13 01:19

    坐等本月逆回购利率!

  • 2024-05-12 20:07

    小编,首先要救"烂尾楼"!!…

  • 2024-05-12 21:55

    再降点我抄底

  • 2024-05-13 04:00

    错!是无可救药!今年必然全面爆雷,碧桂园的3500万就是开始,试探性的

  • 2024-05-13 12:41

    不救?咱们中国房地产发展到2024就结束?

星星商业模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