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选后中美高层首次会晤,红海危机美国头疼,向中方寻转机?

邱震海 2024-01-26 16:58:10

各位朋友,大家好。

1月26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应泰国副总理兼外长邀请,我国外长将于1月26日至1月29日访问泰国。

值得注意的是,期间我国外长将在曼谷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举行新一轮会晤。

这个新闻很重要,下面我就从事情的来龙去脉、事件的特点、如何前瞻这三个问题来进行点评。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即背景是什么,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还记得2021年3月18日,我国时任外办主任和外交部长在美国阿拉斯加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进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当时可谓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因为之前的中美关系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跌宕起伏。

后来,当时我国的外办主任和沙利文又见了好几次面,由此促成了2022年11月在巴厘岛的中美元首线下峰会。然而由于去年年初的气球风波,中美在巴厘岛峰会上达成的成果,几乎毁于一旦。

关于气球风波,我此前多次作出点评,并且也对美国学者说美方有深刻的反思空间。比如去年11月,香港全球化中心和美国智库举行了一次国际会议,当时美方就说:“你们不要再提这个问题了,大家要向前看......”我的回应是:“不能不提,如果不提,你们还会犯这个错误......”

正是因为这个气球风波,2023年中美关系一直比较紧张,直到2023年11月15日旧金山元首峰会举行才有所缓和。

而在此之前,我国外长和沙利文一共进行过两次会谈,一次是5月的维也纳会谈,另一次是9月的马耳他会谈。这两次会谈相当程度地促成了去年11月的旧金山元首峰会。

从旧金山元首峰会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时间,正如我在昨天的文章中所言,现在的中美关系虽然缺乏管控机制,但整体还算发展得不错,后续我们还是要以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去处理中美关系,同时也希望美方能有极大的专业度,同中方一起搞好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而目前,至少在过去的70天时间里,中美关系没有发生重大的风波,算得上相安无事,这已经是好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双方还在磨合期,比如12月中美举行了总参谋长级别的会谈,1月举行了国防高官的对话,中美商务部长也进行了会谈......

最近我们还收到一个消息,美国白宫负责科学事务的首席科学家表示,美国愿意在AI方面与中国进行部分联动和合作。

坦率来讲,这其实与美国的“去风险化”“小院高墙”的概念有所矛盾,但我也要提醒大家,不要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AI人工智能可高可低,可以是非常机密的,也可以是大众实用的。

因此我认为,美国愿意同中国进行AI合作,一定不会违背它的底层逻辑,所以合作的一定是大众实用层面。但即便如此,我认为能够迈出这一步,无论如何都是好事。

以上,就是中美关系从去年11月到现在的一个大背景,我们理应要悉心呵护和珍惜。众

所周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中美之间应该是有一些互动和合作的空间,昨天我在文章中也提到,中美之间有共识有协调最好,有共识无协调则是双方分进合击,无共识无协调是最差。

所以,虽然中美关系与20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在5月20日之前,像当年共同管控陈水扁一样部分地管控赖清德,中美之间还是有一些合作基础的,只不过不会像20年前那样具有实质性。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国内有两条线索值得关注,一条是行政当局,另一条是国会。

目前,美国国会与台湾地区,尤其是与赖清德和民进党之间的联络非常紧密,这是让我们比较担忧的。而美国行政当局就比较谨慎,至少在明年1月美国新总统上任前,行政当局应该还是目前的班底。

从这意义上来说,中美关系或许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是可以稳定的,而这期间,5月20日是关键,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本次中美会晤的一个重要焦点。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即这次会谈的特点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个特点:

第一,这是台湾地区选举后的中美第一次会谈,同时也是去年11月15日中美关系全面缓和后的第一次会谈。

所以,这次会谈的重要程度,既有别于去年的维也纳和马耳他举行的会谈,更有别于上文提到的2021年3月份,中美高层在安克雷奇进行的战略对话。

可以这么说,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虽然脆弱,但也是迈进了一个新篇章和新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台湾地区选举后,中美又出现了一次可以进行策略性联动的空间,因此对于这次会谈,人们是寄予一定期望的。

第二,从美国方面来说,他们最近有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那就是红海。对此,他们希望中国能帮助美国进行沟通,尤其是和伊朗进行沟通。

继1月12日,美英两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多轮空袭后,1月22日,也就是本周一,美英两国再次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了空袭。但是胡塞武装依然没被完全剿灭,同时胡塞武装也不可能完全屈服,所以美英现在在红海问题上的处境非常尴尬。

正如在乌克兰问题上,俄乌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国家和北约是大规模援助乌克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似乎有点不了了之的意思,所以泽连斯基是哭晕在厕所里。

最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已经一改两年之前在援助乌克兰上志在必得的态度,他表示,现在乌克兰问题主要是弹药之争,双方打的是弹药的数量。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俄罗斯弹药供应源源不断,因为他自己是个武器大国,可以随时生产,同时,朝鲜也在源源不断地向俄罗斯提供弹药。与此相反,西方国家要么没钱,要么对援乌已经心生厌倦,所以给乌克兰的弹药已经大大减少。去年下半年乌克兰反攻的时候,乌克兰炮兵每天可以发射8000枚炮弹,现在根据前线最新消息,他们每天只能发射2000颗炮弹。

换句话说,就炮弹数量而言,乌克兰军队战斗力跟去年下半年相比几乎是萎缩了3/4 。

虽然话题有点扯远了,但我想说的是,美英目前在红海危机上遇到的困境,有点像在乌克兰问题上遇到的困境。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中国求救,找中国帮忙。因为中国和伊朗说得上话。

当然,中国愿不愿意帮忙说话另当别论,这既要看美国的诚意,也要看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的问题上是否专业,不能说我帮了你,你又在背后捅我一刀。但无论如何,美国有求于中国其实就是好事,包括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互有所求,因此能有一定的谈话空间。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双方会谈的主要焦点。

另外,我个人认为朝鲜半岛也非常值得关注。之前的文章中我强调过,对于朝鲜方面发出的种种威胁信号,我们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2024年第一个月还没过完,后面还有11月的时间,我认为在国际问题上今年一定会有重大的转折,或者重大事件发生。

目前属于灰犀牛事件的脉络我们已经看清了,但那些黑天鹅事件真的难以预料,所以各方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上,虽然美国面临大选,但拜登团队至少要干到明年1月份,所以让大家安安稳稳度过2024还是可以的。

既然中美双方选择了“一动不如一静”,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然就要好好地呵护去年11月15日中美元首峰会的一些精神,这大概也是沙利文要在泰国与我国外长会面的主要原因。

至于为什么是泰国,大家知道,美国在泰国的各种势力,明的、暗的、布防的、攻坚的都很齐备,而且泰国又是一个佛教国家,相对比较温和,虽然内部的政局不太稳定,但最近几年和中国的关系处得不错。

中美这次在泰国会面,对于中国来说是就近,对于沙利文来说是有点远道而来,但他也可以顺便在美国传统势力范围多加活动。

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消息,我国外长和沙利文的峰会可能就在今明两天内举行,到底是举行一场,还是两天里面举行好多场,我们将拭目以待。

此外,还有一件事我要和大家提一下,在即将来临的这个周末,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以色列情报部门首长、埃及情报部门的三巨头,以及卡塔尔的外长将前往欧洲某个国家商谈以巴局势。具体来说,就是商谈如何让以色列和哈马斯各自释放手中扣押的100多名人质。

当然,这只是提醒大家这件事非常值得关注,明后两天我们还是要重点关注我国外长和沙利文的聚会,或者说私人会谈。

私人会谈自然不会公开,但越不公开,后面就越是有料,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我,如有内幕我将第一时间为大家进行解析。

3 阅读:669

邱震海

简介: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有30年媒体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