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纯正汉族人,人口超过1亿,说的正宗汉语,我们却听不懂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4-20 03:47:50
前言

众所周知,汉族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各地,是56个民族里面最大的群体,但因为满清入关和近代的“西化”的原因,很多汉族传统文化已经只存在于故纸堆里,难以追溯。

然而,中国有着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不但保留了大量的汉人文化习俗,更是有着纯正的汉人血统。

他们的语言接近文言文和古汉语,就连语言学专家都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但是大多数人却听不懂他们的语言。

那么,他们是哪个民族?

为何人口众多却不被众人所知?

客家族

我们所说的,就是如今大范围居住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客家是一个很特殊的民系,它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血缘民系称谓,而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概念。

客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秦征岭南、融合百越时期,因为秦朝的迅速崩溃,奉秦始皇之令征讨岭南的赵佗只能选择带领五十万秦军客居岭南,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互相婚配,第一次在岭南地区融入华夏文化。

而在后来,因为五胡乱华、北宋覆灭、南宋灭国、满清入关等原因,汉人又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南迁。在现今两广一带的三江平原上,客居此地的汉人们逐渐形成了客家民系。

因为当时采用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所以客籍人成了后来的客家人,他们在当地发展,建立了大量的聚居地。随着清代民族观念的传入,客家人就逐渐形了一个新的民族。

随着客家学说的兴起,他们虽然欣然接受了客家人的身份,但还是认为自己的根在河洛之地,是纯正的汉人。

汉族的由来

汉族这一概念是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在清末民初才被提出的,在更为古老的时代,我们往往称之为更具时代特色的“秦人”、“汉人”和“唐人”,直到宋明时期,“汉人”这一概念才彻底成为华夏的代称。

众所周知,在有史可查的两千多年里,汉族虽然经历了很多次民族大融合,而华夏族群自我认同的根源却始终是周代形成的“诸夏”。

虽然早在夏商时代,中华文明就已经诞生,炎黄后裔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以“中夏”自居,但是因为当时采用血缘族群的观念,不同族源建立起的夏商周尚且会将前朝视为“夷狄”。

在武王伐纣后,为了大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周公“制礼作乐”、分封八百诸侯,通过礼乐制度将周文化扩大到整个中原地区,中国最早的民族观念“夷夏之辨”也正式定型。

在周礼和分封制的规划下,周天子自称为夏,而臣服于天子,遵从礼乐的诸侯国则被称为诸夏,而在天子统治区外的化外之民和不合义礼的诸侯国则被视为夷狄。

一般认为,周朝自称为夏,与夏朝并无关系,《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将其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在先秦时代,诸夏严格地遵守这套以华夏礼仪的有无界定夷夏身份的民族划分。比如楚国就曾自称“我蛮夷也”,但随着楚国文明日进,开始与中原诸侯会盟,也重新进入了诸夏文明圈。

而随着秦代一统,整个诸夏文化圈彻底熔铸而成的这个全新的整体民族——秦人,是汉族与客家的共同源头。

虽然因为南越王国的出现,客家这一概念曾短暂出现,但是不久之后,汉武帝征讨南越,将其并入汉人的统治之中后,又再次融入了后来的“汉人”体系。

不久前,针对客家族常见大姓的DNA检测发现,超过81%的客家族与

河南地区的汉族DNA同源。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

客家的故事开始于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两晋时期,在一代代客家人的万里迁徙中,客家文化孕育、扎根、绵延、播迁。

因为晋惠帝的昏庸,西晋时期爆发的八王之乱极大地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

伴随着衣冠南渡,东晋王朝建立,北方彻底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开始大举南迁。

往事越千年,朝纲倾裂,战祸频仍,生灵涂炭,颠沛游离,“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举家携儿带女,跨黄河、过长江,万里迁徙,天远路长。

为安置中原移民,东晋王朝专门设立了侨州、郡、 县,予以各种优待,这也是客籍与传统汉人区分的最早记录。这股潮流此起彼伏,历时170年之久,迁移人口超过了二百万。

后来,随着蒙古崛起,元人入侵,他们跑马圈地,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大量客家人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一带。

因为当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这些客居他乡的汉人遂自称为客籍人,自此客家民系在这一次的大迁徙中形成。

客家人向海外的迁徙从南宋末年开始,他们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

因为明清时期正处于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船只技术的提升让欧洲与中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很多客居海外的客家人,也因此在海外迁徙中走得更远,抵达了欧美各地。

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虽然离乡万里,但是客家人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祖语”客家话。

古音古韵的客家话

客家话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语言,它穿过历史的风烟而来,经历过岁月的荡涤而来。它的许多词汇即是古汉语的词汇,许多语音即是古代的语音,许多表达方式即是古人的表达方式。

听其言仿佛是从时光隧道中直接穿越到我们面前的古人,又仿佛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

语言学专家认为,客家方言是魏晋一直到唐宋流行的古代普通话,是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洛阳读书音”。这一语言是魏晋时流传下来,经过南北朝的发展,最终在唐朝定型的。

客家人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情感,这是他们穿越千年在精神上与故乡、先祖联系的文化密码。故而有“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的谚语。

客家文化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

它最为鲜明地表现了客家文化对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文化的继承,和后来自身的独立发展。

对于华夏文化,史学大师陈寅恪有一著名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赣州恰好得名于宋代,沿用至今已近千年,见证了两者分道扬镳的开始。

在宋代,赣州因为位居中原通往岭南的要冲之地,借助“长江、鄱阳湖、赣江、章江”水利交通的便利条件,成就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繁荣景象,是宋代历史名城之一。

因为保存了宋代的城墙、佛塔等众多名胜古迹,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宋城博物馆”。而且这里还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还有那尘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白鹭村。

在白鹭村,仍然存在有600余幢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的客家围屋,走进客家围屋就仿佛走进了古老的汉人城堡。

客家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在社会特征是宗族共同体聚居,而在建筑特征上就是围堡式大屋。

宗族共同体聚居起源于汉魏晋北朝中原宗族共同体聚居制度和坞堡宗族聚居方式,而后者则是对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与坞堡建筑的继承。

中原地区这两种居处制度与南迁后的生存、发展需要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住宅和居处方式。

汉魏之际,天下乱离,原先的乡官系统早已荡然无存,各地开始出现大量坞堡。坞堡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基本上以家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庄园组织,既带有军事色彩,又表现出相当强的政治性。

坞壁不仅是军事组织与生产组织的结合体,而且兼具地方社会基层组织的职能,在南北朝这样的社会动乱时代,坞壁获得空前发展。

对于远赴异乡、面临土客矛盾的客家人来说,这同样好用。

而作为宗族活动核心的便是客家的宗祠文化,他们视祖先为保护神,利用敬祖祭活动对其祖宗歌功颂德,祈求祖先保佑,福荫子孙。所以,每逢较大节日,全族男女老幼便聚集一堂追思祖先,勉励后人。

无论中外,每一个客家人的活动区域,敬祖祭祀活动都是他们用来沟通族人血亲之情、巩固族人之间凝聚力的重要活动。

结语

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华夏文化的成长史,客家文化的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映射了中华文化的璀璨多样、生生不息。

3 阅读:477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