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要柔肝养肺,教你吃什么怎么吃最养生!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4-04-03 08:44:59

过两天就是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

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名清明

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树开花,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田野中可以见到鹌鹑等喜阳的鸟类了,表示阳进阴退,然后是雨后可以见到彩虹了。

人体内的肝气会随着渐浓的春意

变得越来越旺

在清明的时候达到高潮

因此这个时节养生要注意柔肝养肺

保护脾胃

清明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多发期

应注意饮食起居及精神方面的调节

不可过于急躁,加重疾病症状

想知道具体吃什么、怎么养生?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林锦春主任

马上送上清明养生锦囊:

清明日常养生tips

1、饮食调养

清明之后,气温开始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高血压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饮食应清淡,不宜过咸,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多吃水果蔬菜。另外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菠菜、山药等。还可摄入一些适时的滋补品,如银耳,百合等。

2、穿衣助手

清明之后,春暖花开,气温逐渐上升,不宜过度春捂。清明过后,百花盛开,过敏性体质要戴口罩,防止花粉过敏。

3、起居作息

清明天气转暖,应适当外出,不宜在家久坐。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经常出去到森林、河边散步,踏青,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宜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而引起血压升高等。

4、精神调养

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此,在调摄过程中的情志方面,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

清明应该吃什么?

清明节气吃虾:顺应时节

“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清明节气吃香椿:顺应时节

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一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

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香椿还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

清明节气吃韭菜:顺应时节、杀菌消炎

说到春天要吃的东西,不得不提到韭菜。在懂行人的口中,韭菜属于“瘦物”,因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帮助瘦身并促进食欲。另外,韭菜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所以适合春季食用。

清明节气吃蕨菜:提神、助消化

蕨菜吃起来清脆细嫩,滑润无筋,味道馨香。家常可炝、炒、打卤下面条、做成包子馅等,吃法极多。蕨菜营养丰富,有提神、去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人们称蕨菜是“山野菜之王”、“雪果山珍”。

新鲜的蕨菜带有较重的苦涩味。食用前需要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如果少了这个步骤,蕨菜入口就比较苦。制作得当的新鲜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作料,便是一道难得的上乘菜品。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吃法是炒肉丝。

清明节气吃荠菜:可柔肝养肺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压、健胃消食,还能治疗胃痉挛、痢疾、胃溃疡、肠炎等病。

据《本草纲目》载,“荠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降压、强筋健骨、消炎之功”;《名医别录》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

清明节气吃五谷粥:可益肝祛烦

清明还要多食种子植物如燕麦、荞麦、稻米、薏仁、扁豆、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子等。种子植物营养丰富,多食清明五谷养生粥(荞麦、燕麦,薏仁)可益肝、除烦去湿和胃、滑肠、补虚、增强抵抗力、延年益寿。

清明节气吃银耳:平民补品

银耳能够和人参、燕窝等媲美,是女性的最佳养颜食品。银耳常用来煮甜汤,是不可多得的沥水渗湿、养血滋阴、补脑提神、美容嫩肤、补肾强精的保健药物。

清明节气吃胡萝卜:预防感冒

明节前后,天气多雨,乍寒乍暖,免疫能力差的人群容易患上感冒。胡萝卜,清明前后适当进食可以达到提高身体免疫力,抵御疾病的功效。

清明节气吃芹菜: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清明节前后,由于天气多变,高血压患者容易感到不适,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芹菜具有降低血压的疗效。为了有效降低血压,可以多吃芹菜(小芹菜),但是,血压低者要尽量少吃。

清明节气吃桑堪:补肝、益肾

含有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及人体需要的16种氨基酸,性甘味寒,能补肝、益肾、息风、滋液。除生食外,有的还喜欢加糖或蜜熬膏,浸酒等食用。

清明节气吃枇杷果:润肺、止渴

性凉味甘酸,可润肺、止渴、下气,适用于痰多咳嗽。

清明养生汤推荐

(1)桑葚薏米炖白鸽

进入清明之后,湿度大的不仅是室内的空气,还有人身体里的湿气,中医认为这一时期,健脾祛湿是养生的关键。在清明汤品调理中,桑葚薏米炖白鸽是食补佳品,可以利水渗湿,补中益气,养血舒筋。

材料: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鸽1只,姜、盐、香油少许。

做法:桑葚和薏米洗净;洗净宰好的鸽子,氽水捞起;煮沸清水,倒入大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2)粉葛黄豆煲猪脚

粉葛主要成分是淀粉,有生津、止渴、止泻、退热、解酒毒的功效。黄豆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接近全价蛋白。中医认为它还能宽中益气、健脾养骨。民间谓猪脚“以形补形”,中医认为它能强筋健骨、滋阴补益、催乳生津。加入醇香化气的陈皮,合而为汤,清润鲜美可口,具有健骨强筋、滋润养益的功能,为三月踏青时家庭养生靓汤,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粉葛100克、黄豆100克、陈皮1/3个、猪脚1只、生姜3片。

做法:粉葛去皮、切块;黄豆陈皮分别浸泡,洗净;猪脚去毛,洗净,切对半,用刀背敲裂。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毫升(约2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小时,下盐即可,此量可供4-5人用。

(3)芫荽鲫鱼汤

芫荽的学名叫胡荽,又叫做香菜。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养生食品,适合胃弱体质以及肠腑壅滞者食用。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

材料:鲜鲫鱼150克,芫荽、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芫荽放入鱼腹中,然后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0 阅读:19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简介:三甲医院,健康知识、专家介绍以及就医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