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曳”咬死20只羊,民警赶到后发现,是种能单杀狼的猛兽!

科学多一点 2024-05-05 06:50:04

2024年4月,光明日报报道了一起猛兽袭击羊圈的事件。

事情发生在西藏阿里的一个村子,当时有一只“大猫”偷跑进羊圈一口气咬死20多只羊,凶残程度令人发指。老人说这种动物叫“林曳”,发起狠来时连狼都能杀死,它到底是什么生物呢?

西藏阿里噶尔县昆莎乡,有一个叫那木如村的地方,周围有连绵的山坡和宽阔的草地,是适宜放牧的“天然林场”。因此这里的村民大多都以放牧牛羊营生,家家户户都搭建着羊圈牛棚。

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着这些家畜,因此村民们设置了许多机关陷阱来防备野兽袭击。但即使严加看护,也还是会有狡猾而聪明的“敌人”。这天,一户牧民就将一只不速之客困在了羊圈中。

此兽长相怪模怪样,乍一看像只猫却比一般家猫体格肥壮得多,双耳之上还冒着两撮竖毛。由于附近经常有珍稀动物出现,牧民不敢随意处置,便报警联系专业人士来帮忙。

民警赶到现场一看,揭开了它的真实身份——被民间称为“林曳”的猞猁。牧民愁眉不展,因为这只猞猁一下嘴就咬死了他20多只羊,整个羊圈惨不忍睹全是血腥味。

专业人员向保险公司进行咨询,通过保存现场痕迹证据帮助牧民进行了赔偿。这只猞猁因为具备极强的野性和攻击性,被民警协力捕捉,在检查发现无伤情后被噶尔县自然资源局放归了野外。

猞猁,也叫林曳、山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通常约有36~64斤重,身高可达90~130厘米左右。它们身披浓厚的茸毛“大衣”,通常为灰棕色,背后有棕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纹可以帮助它们在森林中更好地潜伏。

猞猁的头部宽阔,耳朵较大,大致呈三角形,耳尖有竖直的两撮长毛。它们的眼睛很大,视力非常好,能够适应夜间活动。同时还有着修长的四肢、锐利的爪子,有利于它们在森林中快速奔跑。

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欧亚大陆上基本都能见到其身影,在我国主要出现在东北、西北、内蒙古等省份。

猞猁是一种非常耐寒的战士,主要生活在北温带高山环境中,它们需要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来躲避天敌,同时又能获得食物和饮水,因此栖息地主要是靠近水源的灌木丛、树丛和岩石缝隙中。

猞猁非常聪明和机警,它们是典型的“夜间杀手”,以鼠类、兔类和其它小型动物为食。它们习惯“solo”作战,平时很酷地单独行动,只有在繁殖期和抚育幼崽期间才会短暂地聚集在一起。

猞猁建“婚房”的地方也很讲究,必须在岩石缝隙或树洞内,保证绝对的隐蔽。雌性猞猁通常在每年的2到4月份进入发情期,交配后会产下2到4只幼崽不过它们的幼崽比较脆弱,需要母猞猁照顾到2岁才能自由生活。

这些小猞猁在独立后,甚至还要和兄弟姐妹抱团一段时间才能保证安全。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猞猁能够活到12~15岁,如果人工饲养寿命会相应延长到10年左右。

为什么猞猁有“屠狼机器”之名?

虽然猞猁是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和体格健壮的虎豹相比还不够看,但它们也是一种非常不好惹的猛兽。不仅脾气暴躁,还颇爱争斗,甚至被称为“对狼宝具”。

在白俄罗斯中西部的纳利波基森林,猞猁被视作“屠狼刀”,不管是未成年的小狼、刚成年的公狼还是身怀六甲的母狼,无情的杀手猞猁都不会放过。除了狼以外,赤狐、獾、貉等动物也是猞猁的手下败将。

白俄罗斯的动物学专家于1997年起,对纳利博基森林之中的猞猁与狼之争进行了20年的研究。数据表示,只要当地猞猁分布密度增高,狼幼崽的生存率就会降低。

夸张的是,在其中2年的观察时间里,仅仅有4成狼群幼崽能够存活,此时该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就有差不多5只猞猁。由此可以看出,猞猁是不折不扣的屠狼达人。

但二者的体型差并不悬殊,猞猁也没有狼那么屡战不败的“传说”,它们是怎么成为野狼克星的呢?这其实与猞猁的身体构造、捕猎技巧有很大关联。

猞猁的嘴巴可以张大到60多度,而且有一口“铁齿铜牙”,咬合力很强,一下嘴能够很轻松地压制住猎物。它们也拥有锋利如刀的爪子,对于小型哺乳动物来说有很强杀伤力。

猞猁还具有一定的捕猎和自卫能力,它们通常会在观察和等待中寻找敌人,利用草丛、石头等掩护进行伏击。当猞猁发动攻击时,它们会迅速接近敌人,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其颈部或身体,再用身体将其压倒在地。

猞猁通常是单独行动,但偶尔也会有“雌雄双煞”。在面对狼这样凶狠的对手时,两只猞猁可能会使用团队合作,首先一起埋伏在狼的必经之路上,随后其中一只猞猁负责掩护,另一只则趁机发动攻击。

同时猞猁还具有非常狡猾机警的天性,它们熟知“兵法战术”,如果一击不成也不会死脑筋地穷追猎物,而是会偷偷潜行到原地静候时机。它们还擅长游泳、攀岩、爬树,别说狼了,连树上暂栖的鸟儿都能捕杀。

在遇到与自身实力差距过于悬殊的敌人时,猞猁也不会硬碰硬。它们可能会在隐蔽处进行躲藏,同时保持低姿态和安静。如果敌人发现了猞猁,猞猁通常会尽力保持距离,避免与其发生直接的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猞猁对狼的压制仅仅存在于它们1v1的前提下,如果不幸遇上合作有素的野狼群,猞猁依然会被围攻到狼狈不堪的地步。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惯于solo的猞猁很难讨到好处。

可以说虽然没有强健硕大的体型,但拥有极强战斗能力的猞猁也是猫科战士中的佼佼者了,怪不得会“狼见狼怕”,可惜独身刺客依然敌不过众狼的围殴。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0

科学多一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