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恶意讨薪”之后,专家说:“恶意不买房”威胁楼市稳定

风云闲谈 2024-04-14 14:28:32

你没有看错,在专家的观念里,假如家里有大量存款,却不拿出去买房子,那你就是“恶意不买房”。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引发了很多人的恐慌情绪,进而在房价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保守观望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不管如何,房子似乎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热门的永恒话题,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论在短视频平台和各大媒体平台讨论的都比较热闹。但是不管如何,这种舆论都是一种民间的自发行为,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但是尽管如此,一些专家却看不下去了,为此他们提出了“恶意不买房”的概念,并对这个词进行了相应的定义。在他们看来,所谓“恶意不买房”指的是一些人故意拒绝购房,并公开鼓吹他人也不要买房的行为。这些人通常会利用各种途径,如社交媒体、公开讨论等方式,极力宣扬不买房的观点,煽动他人跟风效仿。他们往往声称房价过高,房地产投资风险大等理由,试图颠覆普通大众对房地产的刚需预期。并通过影响和干扰普通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从而达到压低房价的目的。一旦房价下跌,这些人就有机会以低价买入,从中获取暴利。

        

看到没有,反正他们总是能够说出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从而来证明他们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观点是合理的。那么我们也想要反问一下,当年房地产经济一片大好的时候,对于一些资本和商家大肆鼓吹房子的时候,恶意抬高房价并把房子跟年轻人以及背后的家庭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以及一些炒房客大把大把炒房的时候,到底是正常买房,还是恶意买房呢?为什么那时候除了国家之外,很少见到这些专家教授站出来批评这种不良现象呢?现在房地产不景气了,资本的利润下降了,狗粮不够了,所以某些人饿得不行了,他们又开始站出来摇旗呐喊了,是么?

        

有时候想想真是非常奇怪,资本家欠钱不给,拖欠农民工工资都是“善意”的,但是农民工索要工资,索要自己的血汗钱就是“恶意”的。资本家通过首付和贷款,骗取了老百姓的钱财都是“善意”的,等到楼盘烂尾了,不能交房,老百姓维权又成了“恶意”的。银行把老百姓的存款卷走,或者在老百姓不知情的情况下变相搞了一些理财都是“善意”的,老百姓取钱时候发现取不出来,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就是“恶意”的。资本家抬高住房成本、教育成本、生活成本、医疗成本都是“善意”的,老百姓买不起车,买不起房,生不起孩子又变成了“恶意”的。这不奇怪么?经济在发展,物价在提高,生活成本在增加,这些都是“善意”的,但是老百姓工资没有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反而成为了“恶意”的。

        

因此,我们只能说,如果对一些资本家有利的事情,全部都是“善意”的,而一些不利于资本家的事情,全部都是“恶意”的,难道不是么?一个人到银行取款,结果5000只给了500,银行得利了,结果就是“离柜概不负责”!同样的事情,一个人到银行取款,结果500却给了5000,银行损失了,你就必须返还,否则就是“不当得利”。无论是什么商品,资本家涨价那是顺应市场供求关系,是“善意”的涨价行为,比如房价、车价和一些奢侈品;但是老百姓如果集体抬高一些商品的价格,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那就是违背市场供求关系,就是“恶意”的涨价行为,比如粮价,肉价和菜价等等。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巨额存款”对于一些资本家的财富来说,估计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为什么这些专家不盯着那些富人群体,精英群体的天量财富,反而老盯着老百姓银行里那一点点存款呢?他们是否知道,如果把一个富人的财富都用来购买房子,估计比成百上千个老百姓的购买力更大,为什么不发动这些富人和精英群体来购买房子,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呢?其实说白了,他们就是为这些资本家服务的,就是为这些富人和精英群体服务的。因而,针对这种情况,有很多网友愤怒地说:这些专家的话危害才最大,对于全国老百姓来说,他们其实就是一种“恶意”的言论,大家怎么看呢?

0 阅读:23

风云闲谈

简介:社会评论者! 艺术行路人! 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