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见地平药物:4个护肾脏,2个不伤肝,1个护血管,1个降尿酸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4-21 21:58:46

高血压患者群体在国内有较大基数,该病目前只能长期药物控制,尚不能治愈,临床上有“一纵一横”两大特点和危害:

纵向看,本质上反映了血液、血管、血栓、脏器之间的“恩怨情仇”,血压长期超出正常值,会引起血管弹性差,血管变窄,血管提前老化和堵塞等问题。

横向看,目前大量病种,尤其是中老年人高发疾病,大部分与高血压有联系,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之间更是亲密伙伴关系。

过去人们对付高血压,用中草药降压稳压,取得一定效果。到了现代,科学家先后发明6类不同的降压单药,近些年还出现了新型复方降压药,越来越多患者受益。

高血压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基础慢病,临床用药不宜贪“心”求“贵”,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对比,因为每个人的病因病情病史不太一样。

在我国,使用量最多、患者最熟悉、医生临床经验最丰富的降压药,是钙通道阻滞剂,即“地平类”降压药。

地平类降压药,降压机理通俗地说就是对付人体无处不在的钙离子,血管平滑肌有专门的“钙离子通道”,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如同给细胞“打鸡血”一般,使平滑肌收缩,结果诱发血压上升,患者血压就失控失稳了。

地平类降压药专门给钙离子通道装上“安检门”,钙离子一旦露出真面目,就无法通过,这样平滑肌就保持舒张状态,血压就平稳了。

地平类降压药诞生于1970年代,经过几十年临床,对付钙离子已经从“关闭单通道”发展到“关闭三通道”,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地平,是一个大家族式的药系。

目前市面上地平单药系列,至少12种: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拉西地平、贝尼地平、乐卡地平、巴尼地平、西尼地平、马尼地平等。

这些单药,从剂型看,可区分为普通片、缓释片、控释片等;从药效看,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从服用时间看,有的无具体要求,有的需要区分早晨、睡前、餐前餐后等时机。

面对十多种同为“地平”的药物,它们的剂量、规格、适应症、副作用、用药要求等各不相同,给患者用药管理带来困扰。

尽管地平类药物因为价格亲民,更符合老年群体患者,更切合国内医疗体系而闻名,但每年错用、乱用的问题仍不少,需要重视和纠正。

我们从5个常用地平降压药入手,说说它们除了降压之外,还有哪些“绝活”。

5个常见的地平降压药,主要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贝尼地平、乐卡地平。其中硝苯地平控释片、贝尼地平、非洛地平属于第二代地平药物,氨氯地平、乐卡地平是第三代地平药物。

1、保护肾脏的地平

指的是药物在关闭“钙离子通道”,降低血压同时,能改善肾小球高压状况,降低高滤过、高灌注等上海肾间质的问题,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达到保护肾功能目的。

常用5个地平里,氨氯地平、贝尼地平、非洛地平、乐卡地平护肾功能更为出色。

2、不伤肝的地平

指的是虽然在肝脏代谢,但对肝脏细胞无毒性,不像一些慢性药物,既能治病又引起转氨酶升高,高血压药物只要长期服用,不伤肝显得非常重要和现实。

临床数据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对肝脏更为友好,无肝毒性,但如果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仍需谨慎使用。

3、保护血管的地平

降压药通常在降压同时,还能保护血管,但有的药物用力过猛,让血管大收大放,反而不是好事,所以,具有高度血管膜亲和力和高度脂溶性的地平,能更利于血管内皮细胞接受,对长期维护血管非常有利。

常见地平里,贝尼地平对血管的亲和力、保护力,达到硝苯地平的15倍,氨氯地平19倍,对血管保护更有利。

4、降尿酸的地平

主要是促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体内堆积,防止诱发痛风。实际上,痛风和高血压、高血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常见地平里,能明显降尿酸的是氨氯地平,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高风险和高尿酸症状时,氨氯地平是首选。

很多人看到,氨氯地平亮相了好几次,氨氯地平类降压药,是目前国内一线降压药物,在2022年国内化学药物销售榜十强榜单里,占据两席:分别是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销量大大超过了沙坦类、普利类药物。

其实,地平类药物“能打善战”的还有不少,如肾性高血压,唯一的药物就是巴尼地平;妊娠高血压,唯一的药物就是硝苯地平;尼卡地平、西尼地平可阻断钙离子“三大通道”;尼群地平松弛血管作用突出,等等。

地平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不受高盐饮食干扰,也没有绝对禁忌症,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缓解心绞痛方面表现突出,在联合用药上是“百搭能手”,利尿剂、洛尔类、普利类、沙坦类都可以配合。

但是,地平类药物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受到诟病的下肢水肿、面部潮红、心率加快、心衰风险、牙龈增生、便秘等等,所以,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听从专业的意见。

6 阅读:1150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