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兴创业对话录预见者说宇树的早期投资人与王兴兴五年前的对话,有预见性,也挺有意
王兴兴创业对话录预见者说宇树的早期投资人与王兴兴五年前的对话,有预见性,也挺有意思五年前,AI和机器人处于2016年引爆的投资热潮后的低谷期,不少企业和投资人感觉迷茫,谨慎了。宇树那时的产品是四足机器狗,也找不到多少客户,缺少应用。谁也没想到后面会有大模型和机器人具身智能更大的热潮。这种情况下,宇树能被投资人看好,是因为王兴兴有不一样的特质。这个访谈有意思的是,王兴兴都更看好四足机器狗,而不是二足机器人,觉得技术难度很高,机器人会把自己摔坏。现在宇树刚发布了一个最新的机器狗,但还是机器人更出名,关注度明显更高。看访谈能明白,宇树的技术底子是根本,而不是对某种产品的风向预测。开发机器狗的基础技术足够扎实,就能用于二足机器人。而引入一些新潮的强化学习技术,反而不是很高的障碍,开源算法不是根本竞争力。这就是“慢就是快”的道理。快快地搞开源算法追热点,能出东西但是难有真正的市场效应,往往是一哄而上。自己生产零部件,仔细打磨技术细节,多探索不起眼的实践问题,就能学会避开各种坑的经验。这是机器人和互联网很不一样的地方,技术基础要重要得多。引用开源的、买部件来做的,对领域基础的理解不够透彻。而互联网没那么多坑,出问题了也容易修,有客户数量招人迭代不是问题。访谈还多次提到波士顿动力,王兴兴很直接地盯住了“成本”这个关键。而这也是做核心环节自主研发的动力。为什么宇树机器人可以只卖9.9万,以前一直不太清楚细节,这访谈透露了一些。有个比喻很好。开源代码其实很长,很多人掌握不了,玩不动。而自己开发的彻底掌握,要做什么改两行就可以了。所以开源看似快速上手,最后反而不如自己从头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无人机容易上手,但是别的公司做不过大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