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创投邓锋:做投资,要做到“平视”企业家

萌解创投 21小时前 阅读数 1 #财经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他在中关村创业赚到第一桶金,得来外号“清华首富”;他与两位好友一起创办Netscreen在美国创造超40亿美元的并购神话,被称为硅谷最成功的5位华人企业家之一;由他创立于2005年的北极光创投,因其稳健的投资风格和专注的投资策略,跻身国内顶级创投机构行列。他就是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

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 邓锋

从创业到投资,跑通过创业到投资全流程的邓锋,思考判断的角度始终保持着“企业家+投资人”的动态平衡。在北极光长长的投资名单里,包括了美团、中文在线、兆易创新、华大基因、燃石医学、山石网科、中科创达、卡尤迪生物等明星企业。

作为一名近20年身处创投一线的投资老兵,在邓锋看来,无论多苦,投资人还是最快乐及最幸运的一群人。

以下,分享邓锋的经典创投观点——

做VC,最终是靠攒人品

我一直在跟团队讲,我们不是为了一个案子而优化。为一个案子优化的方法太多了,你可能在投资协议里藏一些企业家不理解的条款,企业家如果不懂的话,你可能可以通过这个案子赚很多钱;我们也不是为了一个基金而优化。你这个基金可以做得很好,下一个基金能不能做好?不知道。我们要为自己的整个投资职业而优化。

做投资很开心的地方是,你投资的企业家有感恩的心,他愿意跟你一起往下走。对于这种投资,当企业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愿意去帮助它。

我们有很多案子是来自以前帮助过的企业家,他的公司上市了或者卖掉了,出来做了第二家公司会继续找我们投资。也有很多案子来自这些企业家推荐的他们的朋友。

投资人和企业家,建立信任的秘诀

投资人跟企业家是一种什么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视企业家。很多投资人见到一些特有名的企业家就仰视,看到年轻一些的企业家就俯视。也许有时候你挺看不起的一个企业家,几年之后人家做得特别牛。

所以,在跟企业家接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平视的心态,当你是平视的心态时,你能够更容易理解企业家的思维,也能更容易得到他的信任。对于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他信任你,让他感觉到你跟他是在一条路往下走,然后再看你的品牌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

做投资,坚持“三不投”原则

一是资产太重,没有特色创新的公司不投。

投资更重要的是看创新层面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所谓“创新”有些时候太容易会被歪曲成一种陈词滥调。如今人人都喊着创新,但是创新的精髓在于根据公司的特色做出与众不同的动作,真正从公司发展的层面上考虑或者布局,而绝对不能是人云亦云的模仿与盲从。

二是不懂的不投,像基建项目、养殖业和种植业,不是这些领域不好,而是因为不懂行。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如果轻易涉足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领域,意味着你很有可能没有能力做出最恰当的判断,一个行业的“门外汉”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如果凭借“误打误撞”取得的成绩自以为是,是件危险的事情。

三是创始人有巨大道德风险的不投。

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一定要时刻清楚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观,道德风险是任何成功事业的底线。

风险投资对于科技创新的价值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肯定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钱从哪来?这种高风险、早期的资金需求,如果没有科技风险投资的支持,基本很难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往往都要先有科技风险投资介入带动,才可能带动银行等机构跟进。如果一家企业没有拿到过风险投资,很难有银行会愿意放贷给这家企业。

所以,风险投资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是最主要、最重要金融工具,不仅能承担风险、提供资金,而且它还能带领其他工具,撬动其他资金进来。这件事如果不讲清楚,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就容易出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萌解创投

萌解创投

分享创投故事,探寻企业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