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活血的桃仁,配上大黄,竟然能起到止血的作用,这是王肯堂颇为得意的治法。
《证治准绳·诸血门》中记载:“对于血溢、血泄以及各种血液异常蓄积的病症,起初我大多用桃仁、大黄这类破瘀的药剂来遏制病情的势头,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加以治疗。
虽然常常能见效,却始终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来在四明遇到老朋友苏伊举,偶然间谈论起各家的医术。
苏伊举说,我的家乡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每次治疗失血和血液蓄积的病症,必定先用作用迅猛的药物泻下。
有人问,已经失血了再用泻下的药,病人的虚损怎么承受得住?
他就说,血液已经不正常地运行,偏离了原本的通道,如果不清除蓄积的瘀血,就会让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成为常态,怎么能控制得住呢?
况且该流失的血自然会流失,该新生的血自然会生成,哪里会有什么虚损呢!
我听了之后惊讶地说:这真是至理名言啊!过去的疑惑,现在终于解开了。”
血液既然向外溢出,必然会形成瘀血,出血量越大,瘀结就越严重,这和血液蓄积的情况没有差别。
吐血、咯血时,血中夹杂着紫黑色的血块,胸胁部位有刺痛感,都是瘀血存在的证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