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案,法国人损失确实不小。
驻津领事丰大业被打死,望海楼教堂被焚烧,10名修女,两名神父,数名俄国侨民及30名中国教民被杀,法国驻津领事馆被围攻打砸。
丰大业自然是死有余辜,即便他死得很惨,是被百姓一拳一脚活活打死的,那也是死有余辜。光天化日,闹市开枪,打伤知县,死不足惜。但其他人死得就有点仓促了,毕竟,案子尚未水落石出,教会参与拐卖杀害儿童还只是猜测。
法国人怒了,俄国人也怒了,列强们故伎重演,又把舰艇开到了大清的家门口。满清权贵们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慌乱之中,朝廷一边道歉,一边疯狂捉拿闹事百姓。
最后,参与其中者18人被斩,25人被流放,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朝廷向法国赔偿白银46万两,崇厚当面向法国人赔礼道歉。
只要不开战,一切都好办,这是晚清朝廷在外事纠纷上的一贯态度。洋人死死抓住这一点,动辄武力威胁,把偌大一个满清玩弄于股掌之间。
其实,洋人未必如想象中那般可怕。拿这一次来说,法国刚刚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拿破仑三世的军队在色当几乎全军覆没,法国已没有能力继续发动较大规模的战事。遗憾的是,朝廷对这一事实一无所知。
因为缺乏了解,从最初的鄙夷到如今的惧怕,大清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府,官府怕洋人,这个“有趣”的逻辑闭环怎么看怎么别扭。
其实,任何一方,跳出这个怪圈,很多事情的结局都会发生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