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92年3月,成都军区司令张太恒到北京开会,这时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告诉张太恒

1992年3月,成都军区司令张太恒到北京开会,这时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告诉张太恒:“中央军委决定免去你成都军区司令员职务,任命你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你有没有意见?” 张太恒1931年出生在山东广饶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条件一般,靠种地过日子。13岁那年,也就是1944年,他参加了八路军渤海军区垦利县大队,当起交通员,主要负责传递情报。那时候抗日战争进入后期,他跟着部队在胶东地区活动,经历了敌后游击战的考验。1948年入党,从此正式成为革命军人。解放战争期间,他随华东野战军参加了一系列战役,包括兖州、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斗,还参与了辽沈和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部队服役,参加了闽北剿匪、东山岛保卫战,以及炮击金门的行动。这些经历让他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步成长起来。 1955年全军授衔时,24岁的他成为少校,在当时算是很年轻的军官了。之后,他调入南京军区担任团参谋长,负责部队协调和指挥工作。1958年进入军事学院学习,系统掌握了战术知识。1959年国庆阅兵,他率部通过天安门广场,展示了部队风貌。1960年代末,中苏边境紧张,他调到新疆军区,参与天山国防公路的修建。这条公路是国防要道,他和士兵一起克服高温和严寒,确保工程完成。1985年军队百万大裁军,他从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调到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职务保持正军级。1986到198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他指挥过多次行动,摧毁敌方目标,缴获了不少武器。1990年,他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并加中将军衔。那时候,他注重部队现代化训练,分析海湾战争的经验,推动装备更新。 199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庆典在拉萨举行,张太恒带队参加。庆典结束后,他决定去中尼边境视察驻守官兵,检查边防情况。6月16日,他们从聂拉木起飞,三架黑鹰直升机分批出发。他坐第一架,副司令员张德福等人坐第二架。天气阴沉,起飞后第二架飞机遇下降气流,螺旋桨撞上崖壁坠毁,造成13人牺牲。这起事故震动军内,虽然调查显示飞行员操作不当,但作为负责人,张太恒承担了领导责任。他主动表示接受组织处理。这件事成为他后来职务调整的直接原因之一。 1992年3月,他到北京参加中央军委会议。会议期间,军委秘书长杨白冰通知他免去成都军区司令员职务,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他回复服从安排,没有异议。这次调整表面上看是降职,从正职到副职,但实际体现了军队推进干部年轻化的政策。海湾战争结束后,中国军队吸取教训,需要注入新鲜力量,张太恒的调动也体现了军委对他的信任,让他继续发挥作用。事故的责任虽有,但没有完全否定他的功绩。调整后,他很快适应新岗位,负责作战训练事务。几个月后,1992年10月,他又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回到正职位置。这一步显示组织对他能力的肯定。他在济南军区抓部队建设,注重国防任务执行。1993年,他晋升上将军衔,继续领导军区工作。 调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后,张太恒分管作战训练,经常到长江一线检查防务情况,确保部队熟悉地形。他要求基层加强演练,模拟各种作战场景,提高实战能力。长江防务复杂,他推动部队掌握水文数据,以备应急。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南京军区参与抗洪抢险。他主动到安庆段一线指挥,协调官兵加固堤坝,连续工作多天,确保补给到位。洪水退去后,他总结经验,表扬突出单位。这次抗洪体现了部队的责任担当。在济南军区司令员任上,他组织多次演习,通过无线电指挥部队机动,检验防务布置。年近七旬,他仍到基层查看阵地,确保炮位稳固。进入新世纪,他继续推动部队现代化,分析国际形势调整训练计划。 2005年,中央军委批准他按正大军区职待遇退休。他是军中少见的从正司令转为副职再回正职的将领,这段经历成为军史记录。退休后,他在北京定居,练习书法,偶尔参加座谈会,关心部队发展。2005年1月29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军方举行葬礼,许多老领导出席,对他一生贡献给予评价。从13岁小兵到上将,他为国家国防奉献了全部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