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瓜州必须要吃瓜,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甜瓜的故事。
图里这个穿迷彩服的瓜,它有个好听的名字——流星雨蜜瓜。它瓜皮极薄,果肉软糯细腻、香甜水嫩,甜度也很高,吃一口仿佛在品尝夏日果冻与冰激凌。
在这个蜜瓜的背后,是涉及半个甘肃的浩大治水、搬迁、扶贫的故事。
甘肃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中部的定西、白银、天水等地区常年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百姓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甘肃就打算把洮河水引到定西去,但是因为技术、资金等问题未能成功。
到了2006年,甘肃省再次启动引洮工程,这也是甘肃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地区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
当时位于洮河上游的甘南卓尼县、临潭县,定西市岷县的九千余人统一搬迁至千里之外的酒泉瓜州。
并在这里建立了酒泉唯一一个藏族自治乡——瓜州广至藏族自治乡。
刚搬过来时,新家园就在戈壁滩上,如何带领乡村致富成了大问题,2011年末,广至藏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才1210元。
在乡领导的带领下,乡里修起了大棚种蔬菜,因为以前瓜州的蔬菜都要从外地进货,乡里觉得这是个机会。
刚开始村民都不愿意干,觉得修大棚费钱,也不一定看得到效果。
只有少数人愿意干大棚,但是等蔬菜产出来后,大家看到真的挣到钱了,这才从“干部干,村民看”转变成了“村民跟着干部干”。
后来村里又开始发展二代、三代大棚,从种蔬菜到种产值更高的甜瓜。
现在通过科学种植与精细化管理,每棚预计产量达4000余斤,而且90%以上的蜜瓜都是订单种植,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瓜州的瓜很甜,瓜州老百姓的生活也很甜[心][心][心]道中华丝路行在甘肃遇见千年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