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32年,张学良赞助给刘长春8000大洋,让他去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坐了22天的

1932年,张学良赞助给刘长春8000大洋,让他去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坐了22天的邮轮之后,刘长春到了赛场才发现,别的运动员穿的都是跑鞋,只有自己的鞋是皮质的。 “船开出去的时候,我望着黄海的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刘长春后来在回忆录里写下这句话时,钢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墨水晕开一小片痕迹,像极了那年夏天他在邮轮甲板上留下的汗渍。 1932年的中国,东北大地正被战争的阴云笼罩,伪满洲国的闹剧让国际奥委会收到了一份荒唐的参赛申请,他们想让“满洲国运动员”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 消息传到北平,张学良将军把东北大学的短跑名将刘长春叫到面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布包:“8000大洋,你去洛杉矶,代表中国。” 那时候的8000大洋,能在北平买两进的四合院,够普通人家吃十几年饱饭,张学良却把它塞进了刘长春的帆布包里,“让世界看看,中国有人。” 出发那天是7月8日,上海外滩的风卷着咸腥味,刘长春背着帆布袋登上“威尔逊总统号”邮轮。 和他同行的只有教练宋君复,两个人的行李简单到寒酸,他们只有几件换洗衣物,一摞训练笔记,还有一双崭新的皮质跑鞋,而且那是上海最好的鞋匠用三天时间赶制的,鞋头缝着厚厚的牛皮,说是能“防磨”,可刘长春试穿时,脚趾顶得生疼。 接下来的22天,邮轮像一片孤独的叶子漂在太平洋上,没有专业跑道刘长春就每天清晨在甲板上跑圈,海风把他的短发吹得根根直立,咸涩的海水溅在他的运动服上,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 有乘客好奇地问他要去哪里,他指着东方的方向:“去比赛,给中国争口气。”船舱里闷热得像蒸笼,刘长春把训练计划写在烟盒纸上,每天雷打不动地做力量训练,哑铃是用两个铁皮罐头装沙子做的,俯卧撑做到手掌磨出血泡,就用布条缠上继续练。 7月30日,邮轮终于靠岸洛杉矶,当刘长春跟着人群走出港口,一眼就看见街边巨幅海报上运动员们穿着的轻便跑鞋,那些鞋面上有透气孔,鞋底软得能弯折,和他脚上硬邦邦的皮鞋比起来,像两个时代的产物。 有外国记者围着他拍照,镜头对准他的鞋时,他下意识地把脚往后缩了缩,可随即又挺直了背,鞋是旧的,国家是新的,他不能躲。 比赛当天刘长春站在100米跑道的起点,身边的运动员们穿着色彩鲜亮的运动服,跑鞋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发令枪响的瞬间,他感觉皮鞋像两块铁疙瘩坠着脚腕,可他脑子里只有张学良的话:“跑起来,让世界看见中国。”他拼命摆动双臂,海风灌进喉咙,咸得发苦,最终他在预赛里只跑出11秒1的成绩,比自己平时的最好成绩慢了0.3秒,没能晋级下一轮。 冲过终点线时看台上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刘长春回头,看见几个华侨举着褪色的国旗在欢呼。 如今的奥运赛场,中国运动员穿着量身定制的战靴,背后跟着庞大的保障团队,可每当国歌响起,总会有人想起1932年那个穿皮鞋的身影。 刘长春当年没拿到名次,却在奥运史上刻下了“中国”两个字,就像网友说的:“他跑的不是赛道,是一个民族从黑暗里往外冲的决心。” 如果你遇见1932年的刘长春,会对他说什么?是“辛苦了”,还是“谢谢你”?来评论区留下你的话吧,或许风会把它捎到那个穿皮鞋奔跑的夏天。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第一位奥委会委员(下)

评论列表

0一壶浊酒喜相逢0
0一壶浊酒喜相逢0 1
2025-07-19 18:02
心酸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