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祖宗长脸了!河南信阳,一女生听到有人敲门,说录取通知书到了,本以为是快递员过来送的,可当开门后却发现,竟是两位女飞行员,更让她感到惊喜的是,除去通知书,两位前辈还带了歼-20战机的模型! 河南信阳罗山县,18岁的梁诗祎最近成了街坊邻里热议的名字,这个刚从罗山高级中学毕业的姑娘,手里攥着的不是某所985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空军航空大学的入场券。 她以660分的成绩,成了2025年全国第14批女飞行学员的榜首,也是信阳市当年唯一被录取的女飞行学员。 梁诗祎的飞行梦,并不是一时兴起,初中时,每次看到电视里保家卫国的战士,她总会盯着屏幕出神,心里悄悄埋下了崇敬的种子。 比这更早的2008年,她的哥哥曾报名招飞,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通过,这件事成了家里藏了多年的遗憾,也是从那时起,梁诗祎心里多了个念头,哥没做成的事,我来试试。 她生长的信阳,本身就和蓝天有着不解之缘,从2013年到2025年,这个地级市已经连续12年在空军招飞中拿下全国地级市录取人数第一,2025年更是有47人被录取。 当地人常说,这里的孩子骨子里就带着股"想飞"的劲儿,梁诗祎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 去年夏天,她追完了《逐梦蓝天》这部剧,里面的航空人面对难题时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半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们能为国家的蓝天拼,我为什么不能?她在日记本里写下这句话,后来,当两名女飞行员穿着军装站在她家门前,把印着"空军航空大学"的通知书和歼-20模型递过来时,她忽然觉得,那些藏在心里的念头,真的要长出翅膀了。 但是当战机飞行员,从来不是件容易事,光是医学选拔就有10大类200多项检查,一项不过关,就只能和蓝天说再见,梁诗祎从高一开始就明白,这不是条"轻松路"。 高中三年,她像是上了发条,每天清晨,天还没亮透,操场上就有她跑步的身影,折返跑、俯卧撑、单杠,一套流程下来,校服后背总能拧出水。 白天在教室,她埋头刷题,660分的成绩不是凭空来的,错题本攒了厚厚一摞,连老师都说"这孩子课间都在琢磨解题思路",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摇摇头,说"怕停下来就赶不上了"。 但高三那年,她遇到了坎儿,模拟考成绩一次比一次低,看着排名表上自己的名字往下滑,她躲在被子里哭过好几回。 但她慢慢把成绩提了上来,体检也一路过关,最终拿到了那张沉甸甸的通知书。 其实,以她的分数,随便选一所985高校都没问题,毕业后找份赚钱的工作并不难,但她从没想过这些,用她的话说,比起坐在办公室,我更想看看云层之上的样子。 送通知书那天,两位女飞行员穿着绿色军装,给她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还说了句希望你早日开上最先进的战机。 梁诗祎后来回忆,当时脸都红了,手心直冒汗,但心里却像揣了团火,这场景让人想起接力赛,前辈把棒子递过来,后辈攥紧了往前冲,绿色的军装就是这根接力棒的颜色。 现在的梁诗祎,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训练,跑步、练体能,偶尔会翻出那架歼-20模型看看。 她常说,拿到通知书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难的,飞行理论、实操训练,哪一样都不轻松。 但她一点也不怕,反而挺期待,说"早就想摸摸真飞机的操纵杆了",她还惦记着家乡的学弟学妹,说"要是有人也想当飞行员,别犹豫,去试试"。 个人价值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当它和家国的需要碰在一起,就会生出更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