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万万没想到!7月17日报道,浙江,一老人因为小便少且发黄,就到医院看病,医生告知

万万没想到!7月17日报道,浙江,一老人因为小便少且发黄,就到医院看病,医生告知他多喝水就行,可没想到,老人的理解出现偏差,1天内狂喝6升水,没多久,就出现头晕恶心,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他被确诊为“水中毒”! 最近,浙江一位老人因为小便次数少,颜色也发黄,就去医院检查身体,想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医生看过之后,告诉他没什么大碍,只要多喝点水,补充水分就行,这其实是很普通的建议,很多人听过,也觉得简单。 但没想到,这位老人理解出现了偏差,他觉得“多喝水”就是得尽快喝很多水,结果那天,他一下子喝了整整6升水,远远超过了正常量。 没多久,他就感觉头晕、恶心,还出现了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家人见状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得了“水中毒”,医学上叫做严重的低钠血症,意思是体内的钠元素被过多水分稀释,导致身体出现严重问题。 这种事并不少见,就在几个月前,一位50岁的女士在网上看到说“多喝水能缓解胸闷”,她信以为真,三小时内灌了八杯水,结果突然倒地抽搐,被紧急送进ICU抢救。 还有人为了所谓的“排毒养颜”,用灌肠的方式大量补水,最终也因昏迷、抽搐被送医急救。 老年人更是高危群体,一位71岁的阿姨,出门旅游前担心路上口渴,一次性喝了1.5升水,结果在宾馆直接晕倒,甚至一度不认得家人。 这些问题的共同原因就是:短时间内喝了太多水,超过了身体能承受的极限,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喝水怎么还能出问题?其实原理挺简单的。 人的肾脏每小时大概只能处理1升水,超过这个量,身体就没办法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如果短时间内喝太多水,身体来不及把多余的水排走,这些水就会进入血液,稀释掉血液中的钠离子。 钠对维持细胞正常工作非常重要,一旦被稀释,水分就会大量涌进细胞,导致细胞膨胀,如果脑细胞肿胀起来,就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有三类人需要格外小心:第一是老年人,他们肾脏功能减弱,排水能力变差;第二是肾功能不好的人,肾脏排水本来就受限制;第三是心脏病患者,喝太多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身体代谢紊乱。 很多人还迷信“每天八杯水”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并不严谨,什么叫一杯?是100毫升?还是500毫升?没有统一标准。 如果按半升一杯算,八杯就是4升,这对一些人来说已经过量了,再加上天气、体质、活动量都不同,不可能用一个数字去套所有人。 科学的喝水方式其实很明确:正常成年人,女性每天喝1.5升左右水,男性大概1.7升,天气热或运动多,可以适当增加,但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升。 更重要的是喝水的方式,别一次灌太多水,也不要硬逼着自己按点喝完所谓“任务量”,建议一次喝100到200毫升,小口慢喝,感觉口渴再补水,这样更安全。 怎么知道自己缺不缺水?其实只要看尿液颜色就行,如果尿黄、偏深,说明身体缺水了;如果尿像清水一样,那可能喝多了,得注意减量。 喝水不能随便,医生的话要听,但也要学会问清楚、理解清楚,像这位金大伯,如果能多问一句“医生,我每天喝多少水合适?”也许就不会出事。 对于老年人和对健康特别敏感的人来说,不管是医生建议、亲友提醒,还是网上看到的“健康知识”,都别盲目照搬,科学饮水,理性对待,才是真正的保健方式。 信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