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香饽饽的奥运会,如今为何没有国家愿意申办,归其原因,就是因为奥运会太烧钱!雅典一场奥运会亏损将近80亿美元,日本也不例外,亏损将近70亿美元,然而,中国的情况却出人意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总被视作全人类对团结与和平的向往,一场关乎梦想与荣耀的盛会。 然而,在这份光鲜背后,藏着一个不那么动听的真相:举办奥运会,基本就是一门亏本的生意。 曾几何时,争取奥运主办权是全球各大城市的梦想,为了这份荣耀,申办城市们不惜血本,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赛场上的金牌角逐。 北京当年两度申奥,最终如愿以偿,在2008年向世界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那时人们普遍相信,奥运会能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推动。 可是,这份美好的预期,很快就被现实打得粉碎,举办奥运会的高昂成本,就像一个无底洞,场馆建设是最大的开销,对于本就缺少大型体育设施的城市来说,新建和维护的投入简直是天文数字。 除此以外,交通、安保、后勤等各项服务的支出,同样庞大,预算超支是家常便饭,想要盈利更是难上加难。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希腊作为奥运会的发源地,在场馆建设上极尽奢华,最终却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甚至成了引爆国家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之一。 据统计,光是一场奥运会,就让雅典亏损将近80亿美元,然而更搞笑的还是日本。 日本在2013年成功申办后,曾雄心勃勃,计划将其打造成史上最赚钱的一届奥运会,预算最初高达75亿美元,吸引了81家赞助商,光丰田汽车一家就掏了8.35亿美元。 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卫生事件,让所有计划化为泡影,有日本教授估算,如果直接取消,经济损失高达4.5万亿日元,即便延期,损失也在6400亿日元以上。 由于前期投入巨大,取消不仅意味着血本无归,还可能面临天价违约赔偿,面对这种窘境,日本政府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在2021年办了一场延期的奥运会。 结果,赛场空无一人,最终成本飙升至154亿美元,比预期高出两倍多,成了史上最昂贵的一届奥运会,光门票收入就损失了约6.2亿美元。 这沉重的经济负担,直接改变了奥运会的申办格局,过去那种争破头的景象不复存在,申办奥运会从一块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 于是,2024年到2032年的主办权几乎都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内定”的,例如2032年夏奥会,申办的竟然只有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一座城市。 虽然亏损的案例友很多,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却实现了反转,当年,中国为了鸟巢也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北京的交通和环境也明显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它竟然实现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盈余。 北京的成功,得益于多元化的收入模式,除了超过20亿美元的直接收入,门票销售带火了旅游和酒店业,“福娃”等周边产品早在开幕前一年就卖出了7亿美元。 奥运会是全世界的国家交流和切磋的赛场,说到底,国家最初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并不是奔着盈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