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2017年3月,李敖忽然发现自己不对劲了,走路不稳当了,说话也不利索了,反应甚至

2017年3月,李敖忽然发现自己不对劲了,走路不稳当了,说话也不利索了,反应甚至也迟钝了,一查,确诊脑癌,这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镇定之后,他马上立了一份遗嘱,上面提到了一个不该提到的人,在他死后就打起了官司。 1935年,李敖出生于中国哈尔滨,祖籍山西。他幼时家境优渥,后因战乱南迁至台湾,自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年在台大法律系与历史系就读,却因言辞犀利、行为特立独行,被视为“不安分子”,最终被校方勒令退学。 这次退学并未打垮他,反而使他更加坚定要用笔写出自己对社会不满的决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台湾白色恐怖,思想言论高度压抑,李敖却不惧风雨,在《文星》杂志、《自由中国》杂志等平台上发表大量尖锐政论,针砭时弊,怒斥当局,成为台湾知识界的“逆风者”。 他不信神、不信鬼、不信权威,只信真理与逻辑,他说:“我不靠谁,只靠我这张嘴,这支笔。” 李敖因言获罪,先后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1961年,一次是1971年。第一次,他因编辑《文星》杂志发表“反动”言论而被关押近一年。 第二次,是因藏书中有“匪书”之嫌,被国民党当局以“意图颠覆政府”罪名判刑五年。 在狱中,他依旧桀骜不驯。别人坐牢是忏悔,他坐牢是写作。他自嘲:“坐牢是我的博士班。” 他在狱中写书、学佛、作诗,连看守都被他讲得点头称是。他把牢狱经历化作思想的磨刀石,将个人苦难升华为对自由思想的礼赞。‘’ 出狱后,李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李敖有话说》《传统下的独白》《李敖大全集》《孙中山研究》……总计超过100本书。 他风格犀利,文笔流畅,常常在嬉笑怒骂之间,揭示出政治的荒谬与历史的吊诡。他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对文字本身的极致要求与热爱。 他的代表作《北京法源寺》被誉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以清末变法为背景,借光绪、康有为、谭嗣同之口,表达他对政治、宗教、革命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此书在大陆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印证了他的思想影响力已远超台湾。 李敖一生与权贵为敌。他敢怒斥蒋介石为“白色恐怖元凶”,敢讥讽李登辉为“变色龙”,敢骂陈水扁是“小丑”,甚至美国媒体都对他肃然起敬,称其为“中国最杰出的批评家”。 他骂人不带脏字,却句句见血,字字诛心。他上电视脱口而出“陈水扁是政治渣滓”,主持人都吓得张口结舌。他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只在乎说不说真话。 2003年,李敖在例行体检中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消息曝光后,他却谈笑风生,说:“人老了,得点毛病是‘寿而多辱’。”他写诗解嘲,写书与病魔对抗,还出镜高谈阔论,丝毫不惧死亡。 他接受了手术,奇迹般闯过五年生存期,完成了癌症“临床治愈”,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精彩。 期间,他出版了十余本新书,开设电视节目《李敖有话说》,言辞依旧犀利,风采依旧不减。 他甚至用“癌中日记”来记录与病魔相处的过程,让人们看到一个真正知识分子面对生命终局的豁达与从容。 2017年,82岁的李敖再次感到身体异样。他行走不稳,语言迟缓,医生诊断为脑癌,而且是侵袭神经中枢的类型,预期寿命不超过三年。 这次病情彻底让他意识到,人生大限将至。他没有惊慌,而是冷静地立下遗嘱,交代身后事。 但他偏偏在遗嘱中,提到了一个“不该提到的人”——他的前妻胡因梦。胡因梦曾是70年代台湾最红的女星,曾与李敖有过短暂婚姻,两人相识、相恋、相离,成了台湾文化界一段传奇。 李敖在遗嘱中指控胡因梦对其精神影响颇深,并对当年离婚细节重新解读,引发胡因梦不满。李敖死后,这份遗嘱竟引发法律争讼,使得本该平静的晚年变成舆论焦点。 2018年3月18日,李敖病逝,终年83岁。他临终前说:“我这一生没有败过。”这句话既狂妄,又真实。他的确用一支笔和一张嘴,活成了时代的异类与警钟。 有人说他是台湾最后一个大知识分子,也有人骂他是文化流氓。可不管你爱他还是恨他,你都不能忽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