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医学界
“医学界”综合整理
近日,广东佛山出现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
7月20日,佛山市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佛山市副市长文曦介绍,截至7月19日,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其中顺德区1790例,主要集中在乐从、北滘、陈村镇;禅城区49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祖庙、张槎街道;南海区34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针对相关疫情,佛山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专业人员入户灭蚊,90%的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
此外,为加快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佛山全市核增35家医院,可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项目。
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各医院设置了专门的留观区域,为就诊等候结果的市民患者提供便民服务。佛山全市目前有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可根据实际需要继续扩容,满足收治需求。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这个疾病早在1952年在非洲被发现,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
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就退疹。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
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但需要关注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病患者,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容易出现并发症,请及时就医。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在发布会上介绍,市民朋友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症状,请及时前往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是否去过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区域,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相关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一般需要4-6小时。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的话,就需要住院治疗,病程大概7天。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也没有针对性疫苗,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比如使用退烧药缓解高烧,用止痛药减轻关节疼痛,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
预防关键有三步
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一灭成蚊。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卫生死角要处理,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的传播。
二清积水。室内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没有蚊虫孳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
三防叮咬。出门穿浅色长衣长裤,户外树荫草丛少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校对:臧恒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