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与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虽同名却病机、配伍、主治不同,核心区别在于虚实与湿热偏重:
李东垣之方,针对暑湿伤脾、气阴两虚的虚实夹杂证。
暑邪夹湿侵袭,先伤脾胃阳气,再耗气阴,故见身热自汗、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便溏尿少等,以脾虚湿滞为核心。
配伍上以黄芪、人参、白术益气健脾为主,苍术、黄柏清暑燥湿,佐麦冬、五味子养阴,升麻、葛根升阳,兼顾补脾气、清暑湿、养阴液、升清阳,偏于扶正祛邪,适用于暑天脾胃虚弱者感受暑湿,虚象(乏力、食少)与湿象(便溏、身重)更突出。
王孟英之方,针对暑热亢盛、耗气伤阴的热盛伤津证。纯由暑热邪气直侵,耗伤气阴,无明显湿滞,故见高热烦渴、心烦尿黄、体倦少气、舌红少津等,以热盛津伤为核心。
配伍上以西瓜翠衣、荷梗、黄连清解暑热为主,西洋参、石斛、麦冬益气养阴,全无健脾燥湿、升阳之品,偏于清热生津、益气养阴,适用于暑热重症,热象(高热、口渴)与阴虚(舌红少津)更显著,无脾虚湿滞表现。
简言之,李东垣方是暑湿伤脾、虚实相兼的调补之剂,重健脾祛湿;
王孟英方是暑热伤津、以热为主的清养之剂,重清热生津,临床需依湿象有无与脾虚与否鉴别选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