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两道士攀登华山险峰,发现神秘洞窟和汉代塑像? 景区回应橙柿:相关地点已管控,不建议大家打卡

连日来,多段西岳华山的视频引发关注。

7月16日,华山上两位道士沿着前人的足迹,历经千难万险攀爬到了毛女洞,发现多尊塑像,有明显的汉唐风格,但具体年代需要专业判断。

当地人士介绍,这里地处华山毛女峰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人迹罕至,塑像保存较为完好。这是继1995年华山发现祝寿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希望华山管委会、文物管理部门,尽快对发现的文物进行保护科考,确定具体年代和保护级别。

橙柿记者注意到,道士攀登发现毛女洞后,这几天,先后有户外爱好者来此打卡,向外界解密毛女洞的新发现。

资深的户外运动者王先生(@华山猎豹),是当地公益救援队队员,这次也和朋友打卡了毛女洞。

他介绍说,华山上的毛女洞很有名,但多数游客所知的“毛女洞”,实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于路旁的下院接待站。这次发现的毛女洞,是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很少有人能攀登上去。

王先生告诉橙柿互动记者,通往毛女洞的攀登路线,全都在险要的峭壁上,是一串开凿在石壁上的脚窝,很久以前,还有铁链保护。

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链子被拆除了,基本就没有人能去了。

他们这次攀登,只能横着贴着石壁一点点攀登挪动。

毛女洞内的景象令人惊叹:有五座彩塑,栩栩如生,颜料鲜艳如初,中间是毛女仙姑。

塑像年代需要专家进一步考证,但里面的一口钟应该是明代的。

毛女是华山三大爱情神话之一:劈山救母、吹箫引凤、毛女玉姜,是险峻华山的浪漫传说。

毛女,字玉姜,相传是秦始皇的宫女。因避骊山殉葬之灾,负琴与秦宫役夫逃入华山,隐居洞内。后经得道高人指点饮涧水、食松果,在山间行步如飞。

陈抟老祖有《咏毛女》的诗:“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着秦宫事,笑捻山花望太虚。”

千百年来,毛女之名萦绕华山,也始终如谜。

另一位户外达人庞先生,7月19日也与伙伴成功攀登到毛女洞。

庞先生向橙柿互动记者介绍,这个洞窟位于华山徒步道附近,攀登难度特别高,他们来回攀登耗费了2个多小时。

印象最深刻的,是毛女洞里那座铁钟。铁钟上有“大明国山西平阳府”的字样,钟身上文字很多,还有人名。铁钟有裂痕,直径大约30到40厘米大。

还有一个香炉,在台上摆放着,有一定距离所以看不到细节。

庞先生说,其实毛女洞早在几十年前,就可能有人攀登探索过,后来铁链被拆除后,原来的路线被植被淹没。

两年前,他们户外爱好者重新探索出了道路,但到了绝壁处,当时没能继续攀登过去。

这几天,大家一起完成了这个任务,成功攀登到了毛女洞。

庞先生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个发现并利用起来,确定它的年代和文保价值。

7月22日,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告诉橙柿记者,已经关注到这个消息,目前毛女洞已围起来了,游客不可以进去。管委会向华山集团反映了,这几天下雨,比较危险。

会不会对毛女洞继续探索和研究?华山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称,会将大家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和管委会沟通研究。

目前,毛女洞属于未开发区域,现在仍属于管控范围。

这次华山上的新发现,也在网上引起热议。

“安全第一,道长是有本事的。华山道士人家长年累月飞檐走壁,上山下山如履平地,普通人能比吗。”

“佩服古人!古人是怎么在绝壁上凿下脚窝的,蹲都蹲不下。”

“这么大的钟,是怎么运到悬崖峭壁上的?”

“希望能引起华山管理局及旅游部门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