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结束后,世界都发现被耍了! 欧盟和荷兰搞半天安世半导体,被中国反制的一点脾气都没有,美国毫无关心,关键美国还要让英伟达与中国沟通继续卖芯片! 荷兰政府当初动手时底气挺足,拿着美国那套“50%穿透性规则”当尚方宝剑,冻结安世半导体147亿元全球资产,硬是把中资老板从CEO位置上拽下来。他们大概觉得攥住了这家企业的决策权,就能卡住全球芯片供应链的脖子。 可他们忘了,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都扎在中国东莞,关键元器件全得靠中国供应,这根命脉早就在中国手里握着。 中方的回击来得又快又准,商务部直接限制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东莞工厂二话不说跟荷兰总部切割,自己重整供应链。没几天工夫,工厂订单交付率就回升到95%以上,该干活干活,一点没受影响。荷兰折腾半天抢来的,说白了就是个空壳总部,连核心产能的边都没摸着。 更让荷兰头疼的是后续连锁反应,安世芯片可不是普通玩意儿,全球近半数欧洲车企、86%以上的欧洲制造业龙头都得靠它过日子。传统汽油车平均要用400颗,电动车更是得用到1000颗,小到车灯雨刷,大到发动机控制,哪儿都离不了。 断供没几天,德国车企就扛不住了,芯片库存只够撑到本周,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路透社都报了,日产、奔驰、大众这些巨头急着到处找替代芯片,可短期内哪儿那么容易找到能补上近一半全球份额的供应商。 欧盟急得赶紧拉着中国开视频会,想让中方临时放开出口救急,但主动权早转到中国这边了,闻泰科技直接发公告划下红线:想重启出口?先把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还回来,驱逐闹事的外籍高管,恢复中资老板的合法职位。 荷兰还嘴硬说这是“企业法庭调查的结果”,可美国那边早悄悄撤了梯子,中美会谈当天就宣布,暂停实施那个“50%穿透性规则”,时效一年。荷兰政府突然发现自己没了最关键的靠山,之前那套强硬说辞瞬间没了支撑。 这边欧盟和荷兰焦头烂额,美国的操作更让他们心寒,华盛顿不仅对盟友的困境视而不见,反而转头给英伟达松了绑,默许甚至鼓励这家企业跟中国沟通卖芯片。 要知道,英伟达今年4月才因为H20芯片出口禁令计提了55亿美元库存减值,股价盘后直接跌了6%,第二季度还因此少赚了80亿美元。中国500亿美元的AI芯片市场对他们关上大门,搁谁都扛不住。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今年都第三次访华了,7月直接在供应链博览会上宣布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他心里门儿清,中国市场太重要了,2025财年中国给英伟达贡献了170亿美元收入,占总销售额的13%,少了这块蛋糕,市值想维持4万亿美元都难,就算解禁后有华为昇腾920、摩尔线程MTTS80这些国产芯片抢市场,也得抢着回来。 美国这波操作把“利己优先”摆得明明白白,当初拉着荷兰搞芯片限制,是想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现在见荷兰顶不住了,立马弃卒保车,先顾着自家企业的利润。欧盟和荷兰等于被当枪使了一回,闹到最后芯片没拿到,汽车产业还濒临停摆,美国那边却忙着跟中国市场修复关系。 其实这背后都是实力和利益的博弈,中国敢这么硬气,不只是因为握着安世的产能,更因为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就算芯片不出口,国内这个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也能消化库存,反制的代价大多转移到了依赖进口的欧美企业身上。加上稀土领域的优势,全球七成精炼能力攥在手里,荷兰半导体产业根本绕不开。 再看美国,嘴上喊着技术封锁,身体却很诚实,他们清楚H20芯片主要用于AI推理场景,中国本土芯片早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继续禁售只会拱手让出每年数百亿元的市场。与其逼着中国加速自主替代,不如先卖芯片赚笔钱,这才有了英伟达急着来华沟通的一幕。 这么一圈看下来,中美会谈更像一次“技术性暂停”,双方都在为后续博弈留空间,只有欧盟和荷兰成了最尴尬的背景板,费尽心机搞动作,最后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他们大概终于明白,在大国博弈里,没足够的实力支撑,盲目当马前卒只会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而美国那种只顾自家利益的做派,也让所谓的“盟友关系”显得格外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