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连下两城,没玩虚的。 郑丽文刚把萧旭岑安排成副手,转头就让他直奔大陆去见

史鉴奇谈 2025-11-02 09:07:16

郑丽文连下两城,没玩虚的。 郑丽文刚把萧旭岑安排成副手,转头就让他直奔大陆去见宋涛。这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实打实地要把断掉的联系重新接上。两岸之间吵了这么久,总得有人先开口说话。她这一步迈出去,直接把僵局撕开了一道口子。   萧旭岑这趟行程时间卡得紧。人刚到就对媒体放话,强调“两岸同属一中”这个基本盘不能丢。这话明面上是说给大陆听,其实更是喊给岛内某些人听的。毕竟现在绿营还在那儿上蹿下跳,蓝营内部也有杂音,得先把基调定死。   握手现场没搞大排场,但宋涛亲自出来接待,本身就有分量。双方谈的都是民生话题,经贸、旅游、农产品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毕竟老百姓关心的是日子怎么过,不是口号怎么喊。萧旭岑临走前还特意提了句“希望尽快恢复常态交流”,这明显是给后续动作留了活口。   郑丽文自己也没闲着。萧旭岑前脚刚走,她后脚就冲到新竹搞了个三方会谈。蓝白两派平时在议会上吵得鸡飞狗跳,这次居然能心平气和坐在一起。她开场就甩了句硬话:“选民早看腻了政治口水,人家只想知道水电稳不稳、鸡蛋贵不贵。”   这话戳到痛处了。现在岛内鸡蛋价格飘忽不定,南部还老停电,老百姓怨气很大。她直接把民生问题拍在桌上,逼着大家聊具体的。比如怎么稳定供电,怎么协调农产品进口,这些才是关键。会上甚至谈到两岸水电合作的可能性——福建的电网能不能拉条线过来?大陆的便宜鸡蛋能不能直接运?   有意思的是,郑丽文特意把会谈地点选在新竹科学园区。这儿是高科技产业聚集地,台积电这些大厂最怕停电。她带着蓝白代表参观园区,让企业老板当面倒苦水。这一招挺绝,把政治问题转化成了经济压力,逼着政客们不得不正视。   会开完还没散场,她又拉着双方签了个“约法三章”。核心就三条:少搞内斗、多谈合作、定期碰头。虽然只是君子协议,但至少立了个规矩。会后记者会上,她故意让蓝白两派代表并肩站,记者镜头咔咔直拍,画面传遍全网。   这一套操作下来,绿营那边果然跳脚了。骂她“跪陆”“卖台”的老调重弹。但郑丽文根本不理睬,转头就去菜市场视察鸡蛋价格。有摊贩抱怨进货难,她当场打电话协调供应商。这段视频被路人拍下来放上网,点击量蹭蹭涨。   其实她心里清楚,光靠一两次会谈解决不了问题。但得先打破“为反对而反对”的恶性循环。比如这次新竹会谈后,蓝白居然同意共同提案,要求行政部门公布电力改善方案。虽然绿营肯定要拦,但至少制造了压力。   大陆这边也在观察。国台办最近发言温和不少,还提到“支持两岸民生合作”。显然郑丽文这波操作起了作用。接下来要看端午节的两岸包机能不能谈成,还有大陆游客赴台旅游能不能放宽。这些才是真正的风向标。   岛内舆论也开始转向。有电视名嘴在节目上算账:去年进口鸡蛋补贴花掉几十亿新台币,如果直接从福建平潭运,成本能省一半。这些数据摊开来讲,老百姓自然算得清账。郑丽文团队最近还在炒“两岸共同市场”的概念,虽然绿营骂是“糖衣炮弹”,但中小企业家们明显心动。   不过挑战也不小。美国在台协会最近悄悄约见蓝营人士,暗示“别走太快”。日本交流协会也跳出来说关注台海稳定。郑丽文得一边顶住外部压力,一边防着绿营拆台。听说她下周要去南部跑基层,专门讲两岸农业合作带来的实惠。   这场戏才刚拉开帷幕。接下来要看大陆给不给更多甜头,比如先放开几个台湾农产品的关税。如果莲雾、凤梨这些能顺利卖过去,岛内农民肯定会倒向郑丽文。她已经放话要组个“两岸民生论坛”,把县市长、企业老板都拉进来聊。   说到底,政治人物最终得用面包牛奶说话。郑丽文这连招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踩准了选民要过好日子的心理。现在岛内年轻人失业率攀升,企业投资缩手,谁有办法搞活经济,选票自然跟谁走。她这把火能烧多久,还得看后续能不能掏出更多干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