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给贝森特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中美会晤之后,这位美国财长仍耿耿于怀!1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2 11:30:29

这是给贝森特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中美会晤之后,这位美国财长仍耿耿于怀!11月2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再次出来放话声称,中国已经让所有人意识到(稀土问题上的)危险,他们犯了一个真正的错误。把枪放在桌子上是一回事,朝天鸣枪又是另一回事。中国将没法再采用同样的手段,因为我们有了抵消措施。 说实话,中美会晤之后,稀土问题应该说暂时达成了共识,但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美国财政部长仍旧是喋喋不休,一会儿说我们犯了大错误,一会儿又说美国有抵消措施,但这些更像是给自己壮胆的空话。 要知道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从来不是靠储量堆出来的,而是攥住了从冶炼到技术的全链条命门,2024 年的数据摆在那,中国稀土储量只占全球 34%,但冶炼分离产能占了 89%,尤其是造高端装备必须的重稀土,分离产能更是高达 92%,这才是真正的核心优势。 美国那些年把脏活累活都外包了,自己只留着挖矿的环节,结果加州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稀土精矿,2024 年整整 4.3 万吨都得运到中国加工,再以高价购回成品,形成了 “贱卖贵买” 的荒诞循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里,70% 都得靠这种方式周转,说穿了就是自己造不出合格的东西。 中国的串级萃取技术能把稀土纯度做到 99.999%,美国实验室里好不容易搞出高纯度样品,可工业化生产时纯度勉强才到 99.95%,差这零点几个百分点,就没法用在 F-35 的雷达和导弹制导系统上。 每架 F-35 得用 417 公斤稀土,福特级航母更是要 27.3 吨,美国军工每年的需求量摆在那,可 2024 年本土精炼产量才 1300 吨,同比暴涨 420% 听着唬人,实则连中国一家企业的产能零头都不到。 贝森特喊着 “有抵消措施”,可美澳刚签的 85 亿美元协议根本撑不起场面,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生产的氧化镝纯度连 90% 都不到,连军工门槛都摸不着,得州新建的分离厂拖到 2025 年底还没投产,就算投产了也只能处理轻稀土,重稀土照样得看中国脸色。 中国 2024 年底出台的出口管制直接瞄准了钐、铽等七种关键元素,正好掐住了美国六代机 NGAD 项目的脖子,这款原计划 2030 年服役的战机,因为缺稀土材料,发动机测试直接推到 2030 财年中期,整体进度至少延两年。 洛克希德・马丁的 F-35 Block 4 升级项目更惨,之前甩锅说镓供应导致延误,后来被曝光其实是自己技术路线混乱,但这不妨碍耶伦把锅甩给中国,毕竟承认自家供应链脆弱太没面子。 美国嘴上喊着 “去中国化”,身体却很诚实,2024 年从中国进口的镓占其总进口量的 68%,其中 32% 最终流向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些军工企业,断了供应等于直接停摆生产线。 所谓的 “替代供应链” 更是漏洞百出,美国拉着 31 国搞联盟,结果赞比亚直接公开批评这是 “制造新依赖”,转头就和中国签了铜矿合作。 美国自己搞的稀土回收试点,从 5 万磅废旧硬盘里提取稀土,回收率再高也填不上每年 5.38 万吨的消费量缺口,更别提回收的重稀土含量根本满足不了军工需求。 中国早就看穿了这套把戏,2025 年又升级了技术管制,连勘探数据、设备图纸都不让出口,美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的矿场,因为拿不到中国的冶炼设备,项目直接烂尾在原地。 贝森特心里比谁都清楚,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得花 3000 亿美元,至少要 10 年时间,可美国现在连懂溶剂萃取的工程师都找不出几个,工人时薪还比中国高十倍,成本根本压不下来。 中国这边北方稀土一家的年产能就超过 10 万吨,还建成了全球首条无重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成本降 40%,眼看就要占全球 30% 市场份额。 中美会晤达成的共识更像是给美国留了台阶,可耶伦偏要硬撑,一会儿说中国犯了错,一会儿说有抵消措施,说白了就是想靠嘴炮给国内交差,掩盖自家产业链卡脖子的窘迫,毕竟要是承认依赖中国,那些等着稀土开工的军工企业和新能源厂商,第一个不答应。

0 阅读:1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