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取消印度50%关税惩罚 美国最近这波外交操作,真是把 “自讨苦吃” 玩明白了。 11 月 10 日白宫发言人罗琳对着镜头高调宣布,取消对印度商品的 50% 关税惩罚。 理由听着挺像回事,“印度大幅减少了俄罗斯石油进口”。 可能源数据机构 Kpler 一晒报告,全网直接笑出声,印度 10 月俄油进口不仅没降,反而比 9 月多了 25 万桶。 这事儿得从 8 月的闹剧说起,当时美国盯着印度的采购数据眼热。 印度单月买的俄油,居然占了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 22%,比欧洲不少国家买得还勤快。 美国一怒之下就挥起关税大棒,对着印度纺织品、大米、香料这些核心出口货下手。 加征 25% 惩罚性关税后,总税率飙到 50%,还放狠话要让印度 “为选边站付出代价”。 美方原本盘算着,这招能掐住印度的经济命脉。 逼它放弃便宜的俄油,乖乖跟着自己反俄。 谁能想到三个月过去,印度不仅没服软,采购量还悄悄涨了。 10 月上半月印度每天从俄罗斯买 180 万桶原油,比全月平均量还高,印度石油部长更是公开表态 “按商业逻辑办事”。 印度为啥敢这么硬气,答案其实很简单,俄油划算到没朋友。 国际油价飘在 80-90 美元 / 桶的时候,俄油给印度的折扣能到 12 美元,光今年上半年就帮印度省下 85 亿美元。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直接稳住了国内 7.2% 的通胀率。 还能给低收入家庭发食品补贴,给出口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换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 更何况印度早就和俄罗斯锁死了长期合同,印度最大的信实炼油厂日加工能力 124 万桶。 每天固定要从俄罗斯进口 50 万桶原油,这些协议提前 3-6 个月就签好了,还约定了最低采购量。 前几个月进口量稍降,不过是炼油厂设备维护检修。 跟所谓的 “政治让步” 没有半毛钱关系,美国纯属自作多情。 这边印度闷声发大财,那边美国自己却亏到姥姥家。 去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高达 458 亿美元,印度纺织品占美国进口市场的 12%。 加税之后,印度商品出口受阻,美国零售商拿不到便宜货源。 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棉质 T 恤涨价 15%,大米零售价贵了 8%,老百姓怨声载道。 更让白宫头疼的是,美印关系凉了,印太战略直接卡壳。 之前谈好的半导体合作、联合军事演习全泡汤,只能赶紧找补。 不仅火速取消关税,还派了特朗普的铁杆心腹戈尔出山。 戈尔之前负责过白宫数千个职位任命,是特朗普最信任的外交操盘手,这次亲自担任驻印大使,明摆着是来给美国找台阶下。 其实印度早就铺好了后路,莫迪政府一直强调 “不牺牲国家利益”。 面对关税压力,印度央行加大信贷支持,给出口企业发了 12 亿美元补贴,还开拓了非洲、东南亚 50 个新市场。 更绝的是,印度把俄油炼制成柴油、汽油后,转头以溢价卖给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今年前 9 个月成品油出口额涨了 23%,等于美国嘴上喊着反俄,最后还是买了印度转手的俄油。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关税失灵了,之前对土耳其加税反遭里拉贬值反噬的教训还没忘。 美国想靠关税逼印度选边站,根本就是打错了算盘。 印度更看重实实在在的利益,俄油便宜、合同稳定、能源供应有保障。 根本不可能因为美国的威胁就放弃,白宫取消关税哪里是 “奖赏”,分明是体面止损。 美国以为手里握的是制裁大棒,没想到打出去的是回旋镖。 不仅没占到便宜,还让盟友看穿了自己的 “纸老虎” 本质,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你觉得美国这波 “自打脸” 丢不丢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青松
只要对中国不起作用,其他国家所加的税很快就会取消或恢复以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