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金荣敏的点子很简单:美国就算把家底全抖落出来,11艘航母全上阵,拖着F-35战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一堆高科技玩意儿冲过来,对中国来说也顶多是场闹剧,最终还是中国占上风。为啥这么说?先看美国这边的麻烦。美军现在摊子铺得太大,乌克兰那摊子事儿就够他们喝一壶的。标枪导弹一年产出来那么多,够乌克兰部队打俩月就见底了,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军工巨头都开始喘粗气。台海要是真动起来,美军弹药库撑不过三周,胶着战一打,武器就成摆设。盟友那边更不靠谱,美国自己都承认,铁穹拦截弹先紧着欧洲用,以色列要都得排队。这不就是树敌太多,资源跟不上的节奏吗?金荣敏直指,美国去工业化搞了几十年,生产线瘦身瘦得不成样,F-35一个月勉强挤出8架,保养还得排长队。中国呢?歼-20一个月12架起步,隐身性能不输,产量直接甩美国几条街。055型驱逐舰更夸张,中国一年下水几艘,等于美国五年总和,火力覆盖广,综合作战能力强得一批。 美国跨太平洋补给线拉得老长,船从本土开过来得18天,中间一截被导弹盯上就完蛋。中国沿海工厂到前线开车4小时,弹药像流水线一样源源不断。金荣敏特别提了东风-26导弹,这玩意儿射程远、速度快,美航母在第一岛链晃荡,生存率直线掉到20%以下。096型核潜艇加无侦-8高超音速无人机,织成一张水下和空中猎网,关岛基地都得瑟瑟发抖。传统航母编队在中国东南沿海几百公里内,基本就是靶子,预警体系和远程打击平台一配合,美军想维持制海权?门儿都没有。金荣敏还点破了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把戏,美方卖M1A2T坦克,自用价800万刀,转手卖给台湾地区1200万,赖账还得用台积电股权顶。标枪导弹扔过去,说是防卫,实际是拿台湾地区当测试场,收集解放军坦克数据。 话说回来,金荣敏这番话不是光黑美国,他还戳了戳盟友的软肋。日本自卫队在2025年美日联合军演里,死活不肯进台海300公里范围,韩国离朝鲜边境才40公里,谁敢为台湾地区的事儿搭上自家安全?韩国经济和中国绑得死死的,出口大头靠中国市场,卷进去等于自断财路。金荣敏说,美日韩这铁三角,早裂痕满布,美国一撤,航母掉头就跑,台北那边连招呼都不打。赖清德上台后,美国关税函一发,台湾地区就露馅儿了,利用价值没了,台独梦醒得快。这专家的分析接地气,就事论事,没带个人感情,纯看数据和地缘现实。现代战争哪是航母堆数量就能赢的,得看工业底子、补给链和盟友真心。中国这些年制造业全球第一,5G、AI、芯片全线突破,军工自然水涨船高。海军从辽宁舰起步,到山东舰、福建舰服役,吨位、电磁弹射一应俱全,海军规模早超美国在西太部署。空军导弹部队更不用说,反舰弹道导弹密度高,覆盖东海、南海全境。美国想玩跨洋登陆?补给线一断,舰队就瘫。 长远来说,金荣敏的观点戳中了全球格局的痛点。美国霸权这几年走下坡路,航母虽多,但维护成本高,福特级一艘就烧百亿,还老出故障。中国海军现代化快,2025年福建舰入列,排水8.5万吨,核动力美航母才10万吨起步,但中国本土优势大,导弹网一罩,美国远洋投送就费劲。专家们常说,大国博弈不是光比军舰,得看经济韧性和科技自主。中国GDP稳居第二,出口链条完整,军工自给率高。美国呢?债务堆山,工业外流,盟友开始算小账。韩国这样的夹心层国家,最懂这道理:中美贸易额万亿级,韩国出口中国占20%,惹毛谁都不划算。金荣敏退休前又写了本书,详解区域拒止体系,卖得不错,韩国学生圈子传开了。话说,这专家退休后,还在博客上更新分析,提醒大家,未来海战靠体系,不是单兵猛将。中国崛起这势头,挡不住的,美国得早点醒醒,别老想着零和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