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阵营的RBU——“博福斯”反潜武器系统

龙眼水晶 16小时前 阅读数 4 #推荐

前苏联(俄罗斯)的RBU系列反潜火箭系统在中国闻名遐迩,其各种改进型系统也在解放军海军中大量列装。而在西方,相对应的就是“博福斯”系列反潜武器系统。

RBU-6000反潜火箭系统

“博福斯”375型反潜武器系统

1954年,博福斯375毫米反潜火箭深弹开始测试,195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装备德、法、日等10多个国家海军,装备对象为护卫舰、驱逐舰。作为西方最后一型、最为成功且大规模装备的反潜火箭深弹,口径从阿尔法型的323毫米增加到375毫米,即本文主要介绍的“博福斯”375型反潜武器系统,定向器从英、意的3管增加到4管。同时期,苏联发展了5管的RBU-1200,但口径只有250毫米。

“博福斯”375型反潜武器是一种舰载中距离反潜火箭系统。因为它尺寸小,特别适合作为中、小型舰的反潜武器,甚至小艇上也能装备,也可作为大型军舰上的辅助反潜兵器。另外,它设备简单,维修保养容易,并且配有完善的训练装置。故瑞典、法国和日本等海军均装备了该反潜武器系统。

发射

起爆

早期的发射装置为四管,发射装置既可以单发,又可以齐射。1967年,法国公司根据许可证生产,并研发了6管的MOD 72型,以达到2座4管产品的效果,主要装备法国A69级轻型护卫舰。1968年,日本三菱公司与博福公司签订生产许可证,大规模生产装备驱逐舰、护卫舰,以取代不靠谱的阿尔法型与DASH无人机系统。1969年至1973年间,博福斯公司针对轻型舰艇开发了重3.8吨的双管发射器版本,备弹24枚,再装填时间30秒,至今仍在多型护卫舰上使用,例如印度尼西亚法塔希级级护卫舰、哥伦比亚帕迪拉海军上将级护卫舰。

标准型为4管发射器,带有旋回、俯仰与稳定装置,全重7.5吨。旋回速度18°/秒,发射角度在15°至60°范围,仰角不同射程不同。后方设有挡焰板,以保护四周设施。下方为弹库与再装填设备,重新装填时发射管垂直向上放置,在水平面内旋回范围为±130°,大约3分钟内重新装填完毕。发射装置自动从弹库装弹,通常弹库正好配置在发射装置下面。弹库备弹48枚,半自动装填。扬弹机分长、短两种,在小型战舰上,弹库位于甲板下一层,发射器下方。在较大的舰船上,扬弹机安装在几个甲板以下位置(例如德国汉堡级驱逐舰),再装填“电梯井”则相应地更长。“电梯井”由电动机驱动链条,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也由手摇曲柄驱动,这些机构虽然速率不如阿尔法,但保证了系统可靠性。几年后,苏联海军也采用了相同的再装填原理。

舰载声纳给出目标数据,使发射装置获得发射仰角和方位数据。发射器由火控中心远程指挥和发射,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由炮塔下方控制室进行手动操作。在发射前,火箭弹的点火器使用固定装置设置所需的爆炸深度,火箭弹可以单发也可以齐射,最短间隔1秒。火箭深弹为纺锤体,有4种类型,速度100米每秒,下沉速度10米每秒,射程1520-3600米。

火箭深弹

其火箭头部设计特殊,目的是确保火箭水中弹道符合预定要求。火箭弹道扁平,飞行时间短,可把目标规避作用时间减到很少。火箭引信有非触发、定时和触发三种功能,火箭有射程不同的三种型号,其性能数据如下表:

火箭式深水炸弹的引信有三种:

1.长度405毫米,重14公斤,有定时和触发两种功能,用在M/50火箭和“阿力卡”火箭上。

2.长度445毫米,重14公斤,有触发和非触发两种功能,非触发的作用半径为15米。该引信可用在各种型号的火箭上。

3.长度400毫米,重14公斤,可以重复使用的操演火箭上的烟火和照明指示引信。

“博福斯”375四管发射装置是由电动——液压系统驱动的。它有一个固定结构的装填扬弹机,扬弹机有一个旋转式火箭装填台,扬弹机是遥控操纵。

舰载四管发射装置

舰载四管发射装置侧视图

应急情况下,可通过随动指示装置用手装填,也可手动操作扬弹机。在一般情况下,用遥控电动——液压装填机械装弹。火箭在发射管内装上引信。火箭装填台上有8发火箭。装填四发火箭需要3分钟。火箭发射的最小时间间隔为1秒。为了连续发射,需要四人操作。其性能如下:

两管发射装置是后来设计的,为了快速同时给两个管装填火箭,发射装置有一个马达驱动的双扬弹机和一个旋转装填台。装填机由电动——液压驱动,操作控制有战位控制和遥控二种供选择。火箭在发射管内安装引信。火箭装填台上备有四发火箭,工作间里的火箭数为24发。最小的发射时间间隔为1秒。发射六发已准备好的火箭(2发在发射管内、4发在装填台上)需要1分。连续发射的发射率为每45秒发射二发。连续发射时,需要三人操作。其性能如下:

舰载两管发射装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龙眼水晶

龙眼水晶

一个时政观察者,关注中国登顶世界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