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愤怒质问,赫鲁晓夫秘密访华解释,60年后才知背后真相

最先锋 2024-05-08 17:04:07

1958年7月,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秘密访华,提议中苏两国一起建设联合舰队,毛泽东主席偕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亲自前往迎接。

访华期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进行了多次会谈,对于赫鲁晓夫的“联合舰队”的提议,毛泽东始终不同意。甚至毛泽东在听完赫鲁晓夫关于联合舰队的讲解后,马上就火了,指着赫鲁晓夫的鼻子说到:

“你讲的这一大堆毫不切题,我问你,什么叫‘联合舰队’?”

在毛泽东的强硬态度下,赫鲁晓夫收回了共同搞联合舰队的想法,这次赫鲁晓夫的北京之行,满怀信心而来,扫兴而归。

毛泽东对赫鲁晓夫态度让很多人不解,中国和苏联是社会主义同盟国,联合舰队的成立,可以帮助中国提升海军战力。为什么会引起了毛泽东的愤怒,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也从友好开始走向敌对。

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

1957年12月,苏联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试航成功,实现了潜艇舰队脱离海岸进行远洋航行的愿望。这意味着苏联海军可以在海洋深处随时给敌人致命打击。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远洋潜艇与本土指挥部的通信和联络问题,那时还没有卫星,必须依靠无线电。苏联海军经过反复讨论,向国防委员会提交了两个方案。

一是在苏联本土建立超大过滤长波发射电台,但因其耗资巨大,且通讯质量没有可靠稳定保证被否决。第二个方案是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印度各建立一个长波发射电台,分别承担苏联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潜艇航行舰队联络的任务。

赫鲁晓夫毫不犹豫的否决了印度方案。尽管苏联和印度的关系不错,但社会制度不同,没有军事同盟关系。对于海南岛的方案,赫鲁晓夫认为是可行的,因为中苏同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

1954年,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成立,在青岛、宁波和湛江都部署了长波电台,但这些都是小功率电台。随着潜艇部队的发展和远航任务的增多,迫切需要建设大功率的长波电台。

赫鲁晓夫认为,在中国建长波电台,苏联可以用,中国海军也可以用,这事应该能办得成。

1958年,苏联海军上将联系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由中国和苏联共同建立一座大功率无线电中心,建设费用由苏联出7000万,中国出4000万,建成后中苏两国电台使用权按投资比例划分,这就是说超长波电台建成后,主要由苏联管理使用。

彭德怀将此事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主席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使用权七比三,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却只有三分使用权,这比袁世凯的卖国条约还厉害!

这是名为共管,实际上是所有权和指挥权全归苏联所有,技术都在苏联的手中,我们不懂,只能靠边站看着人家,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毛泽东批示,钱一定由中国全出,不能让苏联出,建成后共同使用。中国需要的是苏联的高新技术,控制权是丝毫不能让的。在中国的土地上,毛泽东主席希望中国拥有一切军事设施的归属权和控制权。

苏联仍然坚持由苏中两国共同建设长波电台,费用可以双方各承担一半。随后,中苏双方进行了多次洽商,未能就协议达成一致意见。

毛泽东拒绝了赫鲁晓夫的中苏共同管理的长波电台。

恰在此时,周恩来向苏联请求,帮助中国海军建立自己的潜艇部队。赫鲁晓夫认为,中国海军与其另起炉灶,何不两国共建潜艇部队呢?

苏联的港口集中在西海岸,舰队主要活跃在黑海,波罗的海附近,在战争中随时会被美国同盟国封锁。北边有一个港口海参崴,但是那里并不宽阔, 到大西洋、太平洋活动很不方便。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从大连一直到海南,有着优良的港口,四通八达。中国有港口,没有潜艇,苏联已经在发展远程潜艇了。因此,赫鲁晓夫希望同中国一起商量,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

如果苏联海军和中国海军联合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中国北方的旅顺、青岛港口可以让苏联海军停靠和补给。那么,太平洋就可以完全掌握在苏联海军的手中,美军在太平洋的活动,也会受到苏联的制衡。

苏联大使尤金将赫鲁晓夫的提议告诉毛泽东,听完翻译,毛泽东的脸色非常难看。苏联海军的舰队要开进中国的领海,停靠在中国的海岸,这怎么可以呢。

那时,中国海军创建不到十年,还处于沿海防御阶段,怎么可能平等地和苏联搞什么联合舰队?何况,苏联要在中国搞海军基地,这可是关乎中国主权的大问题。

毛泽东大口吸烟,一声不吭。根据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军事协定,苏联的战斗机可以降落在中国的机场,本来这事毛泽东就不太愿意,现在好了,飞机来了还不够,军舰也要来,领海领空全被苏联人占用了。

第二天,毛泽东召集苏联大使尤金,生气的对他说;中国决定撤销海军提出的请苏联帮助建造核潜艇的请求。毛泽东猛吸了口烟,接着又说:搞什么联合舰队,我看你们一直不相信中国人。

欧洲人看不起俄国人,俄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苏联的军事顾问在讲战例时,告诉教员只能讲俄国的,不讲中国,也不讲朝鲜战争。只有苏联的是成功战例,中国自己就没有成功战例?

毛泽东最后对尤金说:我可以去莫斯科同赫鲁晓夫直接谈,或者请赫鲁晓夫来北京,因为我已经去过他那里了。

赫鲁晓夫访华

1958年7月,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秘密访华,毛泽东主席带领周恩来、邓小平等前往机场迎接。与以往相比,没有铺红地毯,没有欢迎标语,也没有热烈拥抱,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只是简单地握握手。

毛泽东和赫鲁晓夫连续谈了四次,气氛相当紧张。1958年7月31日下午5时,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第一次会谈。中方参加的有邓小平,苏方参加的有波诺马廖夫。

7月31日下午,赫鲁晓夫刚到北京,就直接来到中南海的颐年堂,向毛泽东解释相关情况。为了取悦毛泽东,赫鲁晓夫谈了一些他取消斯大林时期对中国的错误举措。

会谈中,赫鲁晓夫一开始就矢口否认他曾提出过“共同舰队”。为了表明自己不可能提出“共同舰队”的建议,赫鲁晓夫强调当年斯大林在中国搞合营公司他就反对。

赫鲁晓夫首先把全部责任推到苏联大使尤金身上。接着,赫鲁晓夫长篇大论地谈起海军建设的复杂性。对苏联海军建设方针口若悬河地谈个不停,加上翻译的时间,至少用了四五十分钟。

毛泽东耐心地听了半天,还是打断了赫鲁晓夫的话,质问道:“你现在还没有讲到问题的实质。”

赫鲁晓夫说:“我现在向您解释。”

毛泽东声音越来越高地说:“好!我听你解释,什么叫共同舰队?什么叫共同海军?”

赫鲁晓夫对联合舰队的解释是两国互助合作,发展真正的现代海军最具威慑力的潜艇部队。

赫鲁晓夫感到不好下台,又建议:“毛泽东同志,我们能不能达成某种协议,让我们的潜艇在你们的国家有个基地,以便加油、修理、短期停留……”

“不行!”毛泽东断然拒绝,把手一挥,“我不想再听到这种事!”

赫普晓夫又生一计:“为了合情理,假如你愿意的话,毛泽东同志,你们的潜艇也可以使用我们的摩尔曼斯克做基地。”

“不要!”毛泽东平缓地说道,“我们不想去你们的摩尔曼斯克,不想在那里搞什么名堂,也不希望你们来我们这儿搞什么名堂。英国人、日本人,还有别的许多外国人已经在我们国土上呆了很久,被我们赶走了。赫普晓夫同志,最后再说一遍:我们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最后,联合舰队的事被毛泽东一句话终结,中国人是最难同化的,过去有多少个国家想打进中国,到我们中国来,结果呢?那么多打进中国的人,最后还是都站不住。

1958年8月4日,赫鲁晓夫结束访华,离开北京。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到机场送行。

赫鲁晓夫访华并没有使中苏关系恢复旧好。相反,毛泽东和赫鲁晓夫有史以来第一次面对面地吵架,面对面地抗衡。

毛泽东不止一次地指出,同苏联闹翻是在1958年,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这样,1958年中苏关系就开始走向不和与抗争。

0 阅读:0

最先锋

简介:话社会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