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在一众太监宫女的帮助下,当众与小周后行云雨之事,并将此画面让画师现场画了下来。 她身上那件南唐绣的凤纹罗裙,此刻正被粗糙的手掌撕扯,而不远处的画案上,画师们正屏息凝神,将这屈辱的一幕定格在绢帛之上。 颜料混着泪水滴在画绢上。小周后咬破的嘴唇渗出血丝,五个宫女死命按着她手脚,赵光义醉醺醺地扯下她耳坠子往地上一扔:“南唐的凤凰?如今就是只拔毛的鸡!”太监们垂着眼皮不敢动,画师笔尖抖得厉害——那罗裙上金线绣的缠枝莲,正被踩在靴子底下碾成泥。 李煜在囚院里等得发疯。更漏滴到三更天,才见妻子散着头发冲进门,抬手就给他一耳光:“你写的词呢?能当刀使吗!”他缩在墙角不吭声,任小周后把妆匣砸得稀烂。窗外巡夜的宋兵嗤嗤笑,月光照见李煜指甲抠进墙皮的血印子。 这事儿邪乎得很。明代人沈德符说亲眼见过那幅画:赵光义“面黔色而体肥”,小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可宋朝画院的老档压根没这记录,颜料更露了馅——画里掺的普鲁士蓝,得等七百年后才漂洋过海到中国。 小周后死那年才二十八。李煜喝毒酒浑身抽搐,她抱着丈夫不撒手,血染透半幅衣袖。赵光义假惺惺赐了谥号“郑国夫人”,转头把南唐旧宫人全打发去守陵。汴梁城传得沸沸扬扬,说小周后下葬时棺椁轻得吓人,肚里还怀着三个月孽种。 最扎心是历史这张破网。元代文人把李煜写《虞美人》的毛笔说成“招魂幡”,明朝戏台给小周后添上撞柱自尽的戏码。真的呢?开封地底下挖出的南唐宫人墓,随葬品就剩半截木梳、几粒药丸,哪有什么金缕鞋、熙陵画。 权力这玩意儿吃人不吐骨头。赵光义官方档案里“新增嫔妃三十五”,个个标注“战利品”;小周后正史就两行字:“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连她发明的“帐中香”,都被安到姐姐大周后头上,野史倒把床榻事描得活灵活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在一众太监宫女的帮助下,当众与小周后行云雨之事,并
海边观潮客
2025-08-11 10:24:2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