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两位地下工作者假戏真做结为夫妻。然而,婚后妻子却不幸牺牲,丈夫决定终身不娶。可是,7年后原本“牺牲”妻子,竟然出现在眼前…… 王士光出生在1917年的河北农村,家里穷苦,他从小就对无线电感兴趣,上学时学了点基础技术。抗日战争打响后,他扔下书本,带着自制电台跑到延安,接受训练,学会组装设备和发报。1938年,组织派他去天津建秘密电台,那时候天津到处是日本兵,他得伪装成电料行技师。王新比他小六岁,1923年生在天津一个有点进步思想的家庭,从学生时候就接触地下组织,学过情报联络。组织安排她和王士光合作,她带假证件穿过检查站,到达据点。两人背景不同,但都对革命有热情,王士光负责技术,王新管外围联络。他们就这样开始共同任务,互相支持度过危险日子。王士光后来成了电讯专家,王新也坚持地下工作多年。 他们到天津后,先找了个英租界的小楼当据点,王士光每天出门买零件,顺便收情报,王新在家操持家务掩护。电台藏在收音机壳里,避免搜查。起初生活生硬,两人睡单人床,中间隔桌子。日子长了,配合顺手,情报传得准时。1938年底,经批准,他们正式结婚,感情从任务中生根。次年生了儿子,王新照顾孩子,王士光继续工作。1940年,任务变了,王士光去山西八路军总部,王新去东北,两人分开后没了音讯。王士光听到王新牺牲的消息,坚持独身七年,专注电台维护。他拒绝别人介绍对象,把精力全放工作上。王新那边也以为王士光没了,一直没改嫁。这段分离充满误传,但他们都靠信念撑着。 王士光在山西武乡干无线电,帮总部建台,训练新人。那里条件苦,他常常通宵值班,修设备。消息说王新牺牲后,他没停下手头事,继续发报。王新在东北执行任务,躲避敌人追捕,也听到王士光没了。她坚持工作,带孩子艰难度日。七年里,王士光获特等功,调到牡丹江。王新从报纸上看到他名字,才知道人还活着,赶紧赶去。重逢后,他们再没分开,一起生活。王士光后来参与国防项目,王新支持家庭。他们的故事反映那个时代很多人经历,任务优先,感情在夹缝中成长。两人相守到老,王士光2003年走,王新2010年离世。 假夫妻这种方式在抗日地下工作中常见,好多年轻人这样掩护身份。王士光和王新不是唯一一对,但他们的坚持特别突出。从天津开始,他们建电台传情报,帮上级联系根据地。日本兵搜查多,他们得随时应对。结婚后,生活虽短,但留下孩子。分开时,王士光扛设备走山路,王新带情报去东北。误传牺牲消息,让双方都以为对方没了。王士光七年独身,工作当饭吃。王新一边养孩子,一边干任务。重逢靠报纸,王新千里找来。之后,他们过普通日子,王士光搞技术,王新管家。故事告诉人,革命年代的爱情不浪漫,却实打实。 王士光是王光美的哥哥,早年叫王光杰,王新原名王兰芬。她是刘少奇妻兄媳妇,但他们自己干的事最关键。天津时期,王士光修电器赚掩护费,王新买菜联络人。电台信号干扰时,王士光上屋顶调天线。王新在家守着。儿子出生,王新喂奶,王士光守门。1940年分开,王士光到武乡建总部电台,王新去东北地下党。消息错传,王士光信了,继续训电报员。王新也信了,坚持不嫁。七年,王士光调牡丹江,王新看到报赶来。重逢后,王士光带她看工作地。两人携手,王士光进两弹一星项目,王新照顾后方。他们的结合从任务到真情,跨越生死。 地下工作风险大,王士光和王新知道一不小心就暴露。天津街头日本兵多,他们低调行事。王士光发报,王新观察动静。结婚批准后,他们多份责任。孩子来,王新操心,王士光分担。分开必要,王士光去山西,王新东北。音讯断,王士光闻牺牲,埋头工作。王新同况,坚持下去。七年,王士光功勋多,王新养大孩子。报纸成桥梁,王新找上门。之后生活稳,王士光技术贡献,王新家庭支柱。故事接地气,像邻居聊天,革命夫妻就这样过日子,不花哨却牢靠。 王士光精通电报码,延安学时练得快准。天津建台,他伪装技师。王新学生时代学联络,实践强。到据点,王士光递钥匙,王新布置。配合默契,情报准时。感情渐变,1938年12月结婚。1939年生子,王新照顾,王士光外出。1940年分,王士光山西,王新东北。误信牺牲,王士光独身七年。王新不嫁。1947年重逢,王新从报来。相守65年,王士光2003逝,王新2010走。
1938年,两位地下工作者假戏真做结为夫妻。然而,婚后妻子却不幸牺牲,丈夫决定终
混沌于浮云
2025-08-12 19:17:12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