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国民党女特务王化琴,被解放军战士押往刑场,就在行刑队准备拉响枪栓时,一个男人大喊:“枪下留人,华东军区急电!” 在1951年的镇反运动中,一名国民党军统女特务面临枪决,刑场上一封急电突然到来,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个女人曾深陷敌对阵营,却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牵涉到地下党员的生死。她的经历隐藏着战争年代的复杂交织,究竟什么力量让她逃过一劫? 王化琴出生于1914年四川昭化县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王连山曾担任军阀刘湘的军需官,家族经营钱庄和铁丝厂,经济实力雄厚。她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五岁入私塾,七岁能写诗填词,后考入南充小学。 在南充求学期间,她结识康乃尔,后者父亲康余山与王连山交好,两人年龄相近,常一起上学,建立深厚友情。康乃尔后来在上海读书时,继续照顾王化琴,两人关系如兄妹。 王化琴继续深造,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和法国教会学校,193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留学,精通英语、法语、日语等多国语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她中断留学返回成都,担任公民训练班教师,积极参与抗日宣传,筹集善款援助难民。此时康乃尔已在四川大学史学系读书,以此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组建革命青年抗日救亡团体。王化琴受其影响,加入活动,投身抗日救国事业。 同年8月,在康乃尔帮助下,王化琴与一批进步青年前往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瓦窑堡分校学习。在延安,她结识共产党员陈云洁,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参与窑洞建设等劳动,积累革命经验。 半年后毕业,她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命令,与陈云洁前往晋察冀地区孙连仲部27师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任政治教官,下部队组织演出和写捷报,深受战士欢迎。 台儿庄战役后,部队撤离徐州,她们每日行军七八十公里,因体力差异掉队,与部队走散,随难民辗转抵达西安。计划寻找八路军办事处返回延安,却因不熟地形,在街头看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干团”招生广告。 该团打着抗日旗号,招募青年接受射击、操练、谍报等训练,并要求加入三青团和国民党。她们怀报国热情报名,被录取,暂得容身之地。 训练中,王化琴和陈云洁表现突出,被国民党军统局少将专员注意,称她们在战干团屈才,可介绍到重庆抗日大本营发挥才能。王化琴动心,因重庆离家近,而陈云洁不愿,两人告别。 她乘飞机赴重庆,却发现一切与描述不同,被限制自由,接受洗脑培训,最终被迫加入军统局一处,从事破译日军电报密码工作。 能力出众,她调至成都军统邮件检查所,任所长,负责检查进步刊物、报纸和信件,检索地下党联络文件。 1940年,她获知国民党开始搜捕共产党人,抓捕名单包括康乃尔。她利用职位,伪造情报误导方向,拖延上报时间,帮助康乃尔转移脱险。此举导致军统多次行动失败,包括成都一重要据点被破坏。她因此受怀疑,被关押审讯数月,因证据不足获释,但留下隐患。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化琴对国民党腐败失望,主动脱离军统,1947年到泸州中学任教,结识陆长明,开始新生活。1950年镇反运动展开,她的军统背景遭举报,被昭化县公安逮捕。 在审讯中,她交代经历,包括营救康乃尔等地下党员事实。滁县人民法院依据惩治反革命条例判处死刑,定于1951年执行。 陆长明得知后,四处奔走,翻找旧信,发现康乃尔署名信件,证明王化琴曾传递消息挽救党员生命。他将信送至相关部门。 康乃尔时任四川省副省长或西南工委副书记,获知情况,立即向西南军政委员会提交报告,附担保书、任职证明及军统失败记录。委员会派员核查,确认她通过假情报导致军统三次行动扑空。 执行前夕,急电抵达刑场,指令暂停枪决。1951年10月20日,法院重审,合议庭审阅材料,认定她在特务组织中为革命事业提供帮助,改判管制三年或十年徒刑。此判决在当地引发讨论,许多人认识到历史时期的复杂性。王化琴怀孕因素也考虑在内。她与陆长明离婚,抚养子女,后与贫农罗顺才结婚,从事田间劳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受冲击,曾自杀未遂。1982年冤情平反,组织颁发纠错文件,全乡大会宣布,她恢复名誉。次年任宝轮中学英语教师,尽管远离书籍多年,仍能流利使用英文,阅读原著。1985年3月16日,因食道癌病逝,享年71岁。她晚年捐积蓄建乡村图书室,帮助当地孩子学习。 王化琴的故事反映战争年代个人选择的曲折,你如何看待她在敌对阵营中的举动?欢迎留言分享看法。
抗战时期,八路军制造步枪的无缝钢管从哪里来?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能从正规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