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5月18日,僧格林沁满蒙军事集团主力,在高楼寨全军覆没。真正让汉人军阀

小博大史 2025-08-16 09:54:51

1865年5月18日,僧格林沁满蒙军事集团主力,在高楼寨全军覆没。真正让汉人军阀和官僚,消除了对八旗军持续的200年恐惧症,汉人才开始真正掌握军事权利。清朝可以统治主要依靠的就是八旗军的战斗力。

那场战斗,清军主帅僧格林沁趴在泥地里,肩胛骨插着长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三眼花翎顶戴被一个叫张皮绠的捻军少年踩进泥中。

就在三年前,他刚在黑石渡全歼二十万太平军,被清廷捧为“国之柱石”。

而此刻,这位道光皇帝的外甥、满蒙最后的“草原战神”,竟被一支“泥腿子”武装拖垮在麦田里。

更讽刺的是,这场溃败竟扯开了满清权力铁幕,从此汉人军阀握着洋枪登上了历史舞台。

话说僧格林沁的悲剧早在一个月前就埋下伏笔。

当他率万余骑兵追捻军入山东时,队伍已像绷到极限的弓弦。

那些个士兵用布带把胳膊绑在马鞍上防止坠马,蒙古战马口吐白沫,连日追击让这支曾横扫漠北的铁骑连握缰的力气都没了。

而他们的对手赖文光、张宗禹,正悠闲地玩着接力赛。

骡子驮物资,战马歇脚力,每过州县就换一批生力军接着跑。

山东老农瞅着直咂嘴,捻子溜得比地头蛇还滑溜!

就这样一直溜着他们走,仿佛此刻他们不是在拼命厮杀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而这种悬殊的体力消耗源于赖文光的妙招。

他把新整编的太平军与捻军混编,专挑水网密布的“黄河水套”行军。

这里河汊纵横、芦苇丈高,本地抗清武装“水套军”暗中送粮带路,清军追进来就像秤砣掉进棉花堆,有劲使不出。

当僧格林沁在菏泽县城得意洋洋命人备下五百头猪羊犒军时,他压根不知自己正撞向精心编织的死亡网。

就在5月18日正午,诱敌的捻军小队刚接战就佯装溃退。

但是此时已经杀红眼的清军三路扑进高楼寨。

没想到瞬间堕入地狱,伏兵从麦田、河堰、柳林里窜出,五色旗像鬼火般在烟尘中翻飞。

总兵陈国瑞的步兵本是清军最悍勇的队伍,却被败退的蒙古马队冲散阵型。

亲兵拖着中箭的陈国瑞躲进荒圩时,同路的何建鳌早被砍成肉泥。

而僧格林沁亲率骑兵左冲右突,洋枪子弹打光后抡起佩刀。

有士卒看见他新换的坐骑突然发狂,这匹临时抓来的马竟在尸山血海里惊了蹄。

当残部退守郝胡同时,讽刺抵达顶峰,十年前僧格林沁用壕沟困死太平天国北伐军,如今捻军反手用同样方法将他围成瓮中之鳖。

圩内没有水也没有粮食,再这样下去留给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而圩外的敌军也没有做直接冲进来,而是玩上了心理战,他们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看的里面这群人心里直刺挠。

于是他们就想搏出一线生机。

于是打算半夜突围。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突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僧格林沁拒绝与步兵协同,执意带骑兵钻柳林小道,结果被张宗禹的“蜈蚣旗”马队堵个正着。

混战中他肩中长矛坠马,狼狈爬进麦田脱掉顶戴。

十六岁的张皮绠发现这穿锦袍的胖子时,他正哆嗦着往土里埋宝石帽顶。

少年手起刀落,终结的何止一个亲王?

清廷二百年来“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随着七千具尸体烂在曹州郊野。

当消息传到北京,紫禁城连摔十二套景德镇茶具,不是心疼主帅殒命,而是惊觉最后能制约汉臣的刀把子,断了。

而此时高楼寨的硝烟未散,历史天平已剧烈倾斜。

清廷八百里加急任命曾国藩为剿捻钦差。

这位湘军领袖慢悠悠拖了四个月才北上,期间三次上折“推辞”,逼得朝廷连发九道“恳请”谕旨。

之后李鸿章在江苏扩编淮军,淮安造炮厂日夜赶工。

左宗棠拿陕西税银养楚军,账本直接绕过户部。

满臣哭谏外重内轻,慈禧却咬牙默许,毕竟湘淮军枪杆里榨出的银子,比八旗空饷实在。

最精妙的隐喻在战场之外,当捻军骑着缴获的蒙古战马驰骋中原时,李鸿章正用江南关税买英国阿姆斯特朗炮。

骡马拖垮了铁骑,洋枪终将取代长矛,而这场始于体力较量的胜负,终演变成新旧时代的权力更迭。

历史从不怜惜落伍者。

1886年,北洋水师“定远”舰访日,管带刘步蟾指着东京湾炮台对日军将领说,此炮台位置,颇似当年曹州麦田。

对方不解其意,唯见这位淮军老将抚舰炮冷笑。

高楼寨的血沃肥了华北麦田,也滋长了汉人军阀的野心。

当少年张皮绠的镰刀割下僧王头颅时,他割断的不仅是清廷最后的马缰,更释放出蛰伏两百年的汉家虎狼。

从此,袁世凯在小站练兵,黎元洪在武昌开枪,紫禁城的龙椅在骡马蹄声中剧烈摇晃,直至倾塌。

而八旗神话的破灭,也就意味着皇朝危矣。

0 阅读:156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