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每次洗澡后,只留李莲英一人伺候。而房间里不时传出喊痛,一位小宫女偷掀帘子,竟

熹然说历史 2025-10-24 23:51:20

慈禧每次洗澡后,只留李莲英一人伺候。而房间里不时传出喊痛,一位小宫女偷掀帘子,竟然解开了清朝皇室中的一段密事 说起慈禧太后,那可是晚清实打实掌权的人物。道光十五年她出生在一个普通旗人家庭,父亲惠征当过安徽的道台,家境谈不上显赫。咸丰二年她18岁进宫,开始只是个兰贵人,地位很一般。转机来得快,咸丰六年她生下皇长子载淳,这下就不一样了,一路从懿嫔升到懿妃,再到懿贵妃,成了仅次于皇后的人。 咸丰帝身体不好,又赶上太平天国闹得厉害,外头还有洋人打进来,折腾得他精疲力尽。懿贵妃字写得好,皇帝就让她代笔批奏折,还准她发表意见。就这样,她慢慢开始插手朝政了。咸丰十一年皇帝在热河驾崩,儿子载淳继位,她和慈安两宫并尊,都叫太后。接着她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把八个顾命大臣给收拾了,从此大权在握。 说到慈禧身边的红人,早先有个安德海。这人道光年间生的,八九岁就净身入宫,在咸丰帝跟前当差。安德海脑子活,嘴巴甜,很快就讨得主子欢心。辛酉政变时,他帮慈禧传消息立了大功,升了总管太监。可这人得意忘形,仗着太后撑腰到处横,同治七年冬天他竟然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办喜事,娶了个唱戏的姑娘。慈禧还赏了一千两银子,一百匹绸缎。这事儿在京城传开了,老百姓私下都说安德海怕是假太监,跟太后关系不正常。同治八年,安德海借着给皇帝办婚事的名头出宫南下,一路摆谱收礼,闹得动静很大。船上还挂着”奉旨钦差”的大旗,生怕别人不知道。山东巡抚丁宝桢听说了,直接把人给抓了。他上奏说太监私自出宫违反祖制,请旨处置。这会儿慈禧正好病着,折子被慈安和同治看到了。这母子俩本来就烦安德海,加上恭亲王也赞成严办,就这么定了死罪。五天后,安德海在济南街头被砍了头,还暴尸示众。 李莲英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上位的。他道光二十八年生在河北大城县,家里穷,父亲做皮货生意赔了本。六岁那年被送去净身,先在郑亲王府当差,咸丰七年才进的紫禁城,改名李进喜。他跟安德海是同门,但性子完全不一样。安德海张扬,他谨慎。师父被杀以后,李莲英吸取教训,做事更加小心翼翼。同治三年,16岁的李莲英调到慈禧跟前伺候。这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手特别巧,给慈禧梳头那叫一个利索,按摩推拿也很有一套。慈禧年纪大了,常年批奏折伏案太久,肩背腰腿都有毛病,疼起来受不了。李莲英就专门学了按摩手法,每次太后沐浴后给她舒筋活血。 问题就出在这儿。慈禧洗完澡,总是把宫女都打发走,只留李莲英一个人在屋里。外头的人听见里面传出太后的痛呼声,有时还夹着呻吟,这可不得了。宫里人嘴碎,私下议论开了,说太后跟李莲英之间肯定有猫腻。这传言越传越邪乎,连安德海当年的绯闻都被翻出来比较。 终于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小宫女实在忍不住好奇心,趁着伺候的时候偷偷掀起帘子看了一眼。原来李莲英正跪在榻边,给趴着的慈禧按肩背呢。太后疼得直哼哼,李莲英满头是汗,手上使着劲儿揉按。小瓷瓶里装的是药膏,屋里还飘着药香。这下真相大白了,哪里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纯粹是治病按摩。不过慈禧也够聪明,知道流言止不住,干脆来个明的。她特意吩咐下次沐浴时房门别关严,让外头的太监宫女都看清楚。大家这才看见李莲英规规矩矩给太后按摩的全过程,从头到尾没有半点不规矩的地方。太后喊痛是因为筋结硬,按起来确实疼。这事儿传开后,流言不攻自破。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了二品顶戴花翎。要知道雍正定的规矩,太监最高就四品,慈禧这是破了祖制。可李莲英没因此飘,反而更加低调。光绪十二年跟醇亲王去视察北洋水师,他主动把二品顶戴换成四品的,一路恭恭敬敬跟在王爷后头,丝毫不摆架子。这份儿谨慎,让朝臣们都说不出话来。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逃到西安。一路上李莲英不离左右,照顾得无微不至。到了保定,他发现光绪住处连被褥都没有,天寒地冻的,赶紧把自己的抱过去给皇上用。光绪后来说,要不是李莲英,他活不到回京那天。这事儿让人看出,李莲英虽然是慈禧的人,但对光绪也不薄,他就是懂得怎么在夹缝里生存。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慈禧在仪鸾殿去世,前一天光绪刚驾崩。李莲英办完太后的丧事,宣统元年二月就主动提出退休。隆裕太后念他多年辛苦,准了,还让他带着原薪水走。出宫那年他已经60多岁了,回家过了两年清静日子。宣统三年二月,李莲英病死家中,享年63岁,埋在阜成门外恩济庄。说起来,李莲英这辈子就是把安德海的教训记得牢。安德海张扬跋扈,最后死得惨;李莲英谨小慎微,得了善终。他伺候慈禧五十多年,从不干预朝政,贪些钱财慈禧睁一眼闭一眼,但大事上他从不越界。这份儿分寸感,是他能在那个险恶环境里活到最后的根本原因。 至于那桩”密室疑案”,说穿了就是个误会。慈禧确实需要按摩治病,李莲英手法确实好,仅此而已。可在深宫大院里,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被人添油加醋传成另一个版本。好在真相最终大白,也算给历史留下了一段有意思的插曲。

0 阅读:115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