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人凤要抓“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但吴级别高,需要老蒋批示,当毛向蒋密报说吴石是地下党时,蒋难以置信地反问道:“你确定是吴石?参谋次长吴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初春的台北,士林官邸里弥漫着山茶花的淡香,可蒋介石办公室内的气氛却凝重得让人窒息,毛人凤站在办公桌前,手里紧攥着一份绝密档案,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位向来老辣的特务头子此刻显得异常紧张,因为他即将向蒋介石汇报的消息,足以震撼整个台湾政坛。 档案封面上的三个字"吴次长"在灯光下格外刺眼,毛人凤深知这份情报的分量,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竟是潜伏多年的共产党员,这个消息如果属实,无异于在国民党的心脏插入一把尖刀。 他不敢贸然行动,吴石的地位太特殊,门生故旧遍布军中要害部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蒋介石看到档案后的第一反应是愤怒,他猛地站起身,手掌重重拍在桌面上,茶杯都跳了起来。 "参谋次长都成共党了,党国还能信谁?"这句话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可愤怒过后,更多的是困惑和难以置信,他反复盯着吴石的名字,仿佛要从这两个字里找出什么破绽。 吴石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实在太重了,这个保定军校的状元郎,曾创下全科满分的传奇记录,后来留学日本陆军大学,几乎包揽所有科目第一。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烽火,吴石一直跟随在蒋介石身边,参谋业务精湛得让同僚佩服,桂南会战中,正是吴石精准预判了日军主攻方向,成功组织了防御,为此蒋介石亲自为他授勋,称赞他"功在国家"。 更让蒋介石信任的是吴石对"党国"表现出的忠诚,1949年大陆局势糜烂时,许多将领犹豫观望,吴石却主动提出要跟随总裁赴台。 到了台湾后,他更是被委以重任,担任参谋次长,掌管着最核心的军事机密,蒋介石常在夜深时找他商讨防务,有时聊到深夜,还会留他吃碗热腾腾的馄饨,这种亲近程度,在当时的台湾政坛绝无仅有。 可疑点其实早就存在,只是没人敢往那个方向想,吴石虽身居高位,生活却异常简朴,军装袖口磨破了也舍不得换新的,夫人去世后一直未再娶,大部分薪水都寄回大陆接济亲友。 在贪污成风的国民党官场里,这样的清廉反而显得格外扎眼,毛人凤早就觉得不对劲,特别是1949年底,情报显示大陆方面精确掌握了台海布防,而这份布防图恰好是吴石主持绘制的。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1950年1月,蔡孝乾被捕后很快叛变,他的笔记本里赫然写着用红笔圈出的"吴次长"三字。 当保密局特务连夜搜查朱谌之住所时,虽然人已经逃脱,却意外发现了一封吴石的亲笔信,内容涉及台湾军队调动计划,末尾还署着"密呈上级"。 更要命的是,监听记录显示吴石曾与朱谌之通话,虽然用的是暗语,但"货物已备好,按老地方送"这句话的含义不言自明。 笔迹专家的鉴定结果让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了,专家仔细比对后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吴石的字迹,那种特有的笔锋倔强,绝对错不了,面对这些铁证,蒋介石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他坐在沙发上,手指机械地敲着扶手,足足敲了半个小时,侍卫后来回忆说,那半小时里蒋介石的脸色从红变青,再从青变白,最后才猛地拍桌子下达了彻查的命令。 彻查的结果比想象中更触目惊心,吴石不仅向大陆传递了布防图,还利用职务便利掩护了20多名地下党撤退,甚至把自己的专车当作地下党的交通工具。 最刺痛蒋介石的是吴石日记里的那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此生唯盼九州同。"原来那些年来的忠勇表现,都是精心伪装下的潜伏。 1950年3月,逮捕令终于下达,抓捕当天,吴石正在办公室研究地图,保密局的人冲进来时,他没有反抗,只是迅速把桌上的一份情报撕碎塞进嘴里。 审讯过程中,面对毛人凤的质问,吴石神色坦然,声称自己从未背叛过国家,只是背叛了这群祸国殃民的败类。 临刑前,吴石给家人写下了最后一封信,其中"余志未酬,身先死,不足惜也"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 当蒋介石看到这封遗书时,他把信扔在地上,又忍不住捡起来,反复抚摸着"余志未酬"四个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跟随自己三十年的心腹,会选择站在对立面。 6月10日的马场町刑场上,吴石身着中将军服,金色领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留下的绝命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成了对那个时代最沉重的注脚。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八闽英烈清廉谱丨“红色密使”吴石 央视新闻——国家记忆:密使一号吴石 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红色记忆 | “红色密使”的“家国密码”
71年,宋美龄前往美国参加宋子文葬礼,半路收到蒋介石密电:速回71年7月5日清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