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6年,平定三藩之乱的大功臣蔡毓荣,突然被抄家流放宁古塔。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

国际大碗说 2025-08-16 18:05:18

1686年,平定三藩之乱的大功臣蔡毓荣,突然被抄家流放宁古塔。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云贵总督,因为一个女人的存在,从云端跌落深渊。而这个女人,竟然是吴三桂的孙女。 蔡毓荣出身于汉军正白旗,父亲蔡士英是清初重臣,官至漕运总督。凭借着父辈的荫庇,蔡毓荣年轻时便踏入仕途,从刑部启心郎做起,历任刑部侍郎、湖广总督等职。 康熙十二年(1673 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叛,三藩之乱正式爆发。 吴军迅速占领云贵、湖南等地,一时间半壁江山动摇。 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蔡毓荣负责前线军事调度,他展现出不错的军事才能,先是固守荆州,挡住了吴军北上的锋芒,随后又组织反攻,和吴军展开拉锯,杀得有来有回。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但不久后就病死了。吴三桂死后,吴军群龙无首。蔡毓荣抓住时机,率军攻入湖南,连克衡阳、宝庆等重镇。 次年,蔡毓荣又率军进入贵州,与其他清军部队协同作战,最终在康熙二十年(1681 年)攻克昆明,彻底结束了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 班师回朝后,康熙赏赐蔡毓荣骑都尉世职,加兵部尚书衔,任命为云贵总督,此时的蔡毓荣权倾一方,风光无限,成为朝廷倚重的栋梁之材。 平定云南后,蔡毓荣作为云贵总督,首要任务是处理吴三桂叛乱的善后事宜。按照清廷规定,叛臣家属应一律严惩,男性亲属斩首,女性亲属或没入宫中为奴,或发配边疆。 在清点吴三桂家属时,蔡毓荣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女子,吴三桂的孙女吴氏。 吴氏是吴三桂儿子吴应熊的女儿,自幼在王府中长大,不仅容貌秀丽,而且知书达理。吴三桂起兵后,吴应熊在京城被处死,吴氏当时在昆明居住,躲过一死。 清军攻破昆明后,吴氏被俘获送到了蔡毓荣面前。按照律法,吴氏作为叛臣直系亲属,理应受到严惩。 但蔡毓荣见到吴氏后,却被她的气质与遭遇深深打动。 此时的蔡毓荣已年近五十,家中虽有妻室,但都不是很满,吴氏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而吴氏在经历了巨变后,对这位手握生杀大权却对自己流露善意的封疆大吏也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一个是朝廷重臣,一个是落难女子,两人在特殊的境遇下产生了感情。 蔡毓荣明知这段感情的风险,却还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将吴氏纳为妾室,隐瞒她的真实身份。他对外宣称吴氏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因战乱流离失所,自己出于恻隐之心将其收留。 凭借着云贵总督的权势,蔡毓荣成功掩盖了这个秘密,与吴氏过起了看似平静的生活。 在昆明的总督府中,蔡毓荣时常与吴氏诗词唱和,仿佛忘却了官场的风波与过往的杀戮。 纸终究包不住火,蔡毓荣与吴氏的秘密在三年后意外曝光。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云南按察使于成龙(和另一个被称为“天下廉吏”的成龙同名,非同一人)在审理一起案件时,意外得知了吴氏的真实身份。 于成龙与蔡毓荣素有嫌隙,得知这个惊天秘密后,立刻意识到这是扳倒蔡毓荣的绝佳机会。 于成龙连夜起草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奏折中详细陈述了蔡毓荣隐瞒叛臣家属身份、私自纳吴三桂孙女为妾的事实。 康熙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他没想到自己倚重的功臣竟然犯下如此严重的过错。隐瞒叛臣家属身份已是重罪,更何况将其纳为妾室,这简直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 康熙立刻下令将蔡毓荣调回京城接受调查,并任命于成龙代理云贵总督职务。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问题浮出水面。 原来,蔡毓荣在担任云贵总督期间,不仅隐瞒吴氏身份,还利用职权为吴氏家族的残余势力提供庇护,甚至在平定三藩的军功上报中存在虚报冒领的情况。 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让康熙大为震怒。 朝中大臣见蔡毓荣失势,纷纷落井下石,一时间,弹劾蔡毓荣的奏折如雪片般摆在康熙的案前,曾经的功臣转眼间成了众矢之的。 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审理,清廷对蔡毓荣案做出最终判决。蔡毓荣被革去所有官职爵位,抄没家产,流放黑龙江宁古塔。他的儿子蔡琳也受到牵连,被革去荫生资格,随同父亲一同流放。 吴氏作为叛臣直系亲属,本应处死,但康熙念其并非主动参与叛乱,最终改为 “没入宫中为奴”,从此在深宫高墙中度过余生,再也没有机会与蔡毓荣相见。 这段始于昆明总督府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蔡毓荣到达宁古塔后,昔日风光无限的封疆大吏沦为流放犯人,生活困苦不堪。宁古塔地处东北边陲,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对于年近花甲的蔡毓荣来说,这样的流放无异于慢性死亡。 在流放期间,蔡毓荣时常想起在云南与吴氏相处的时光,悔恨与思念交织,却无力回天。 几年后,蔡毓荣被康熙赦免,得以离开宁古塔。流放的日子,让蔡毓荣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在回到原籍后住了没几年便郁郁而终。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