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到他的体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8-17 21:26:53

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到他的体内后,他却突然开口说话,说出的话更是逗笑在场的所有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8年5月10日,瑞士巴塞尔的一家诊所内,104岁的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大卫·古道尔平静地躺着。

在家人的陪伴下,他选择通过注射药物结束自己的生命。

药物注入后,他缓缓闭眼。

而约30秒后,古道尔意外地睁开双眼,带着些许困惑说道:“怎么还没见效?”

这句本不该出现的询问,让沉浸在悲伤中的氛围瞬间变得复杂,也成为这位老人生命终章的一个独特注脚。

1914年生于英国伦敦的大卫·古道尔,一生充满探索精神。

1948年,他携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大学任教,并在生态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他主持编纂的《世界生态系统》丛书共30卷,是生态学界的巨著。

他不只是个埋首书斋的学者,登山、荒岛探险、戏剧表演都是他的热爱。

65岁退休后,他并未停止脚步,持续发表学术论文,累积超过百篇。

一生崇尚独立与活力的他,晚年开始深刻感受到衰老带来的桎梏。

94岁时,他的驾照因年龄原因被吊销。

这对酷爱自由的古道尔是沉重一击,不仅意味着出行的便利消失,更象征着一种能力的丧失。

他被迫依赖公交,心爱的晚间戏剧排练也因交通不便而被迫放弃。

102岁时,他遇到了更大的打击:其供职的伊迪斯科文大学出于安全考虑,终止了他的聘用。

虽然此事经媒体曝光引发公众对校方的批评,最终学校做出让步,在校园附近为他安排住所并配备专人照料通勤和医疗。

但这种被“特殊关照”的处境,让古道尔深感自己被视为“负担”,失去了独立生活的尊严和作为学者的价值。

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2018年初一场意外。

104岁的他在家中不慎摔倒,由于独居,他无助地在地板上躺了两天,直到被清洁人员发现送医。

这次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状态,余生只能依赖轮椅,基本生活如厕、洗澡都需要他人帮助。

这种彻底丧失自理能力、尊严受损的生活,让一生刚强的古道尔痛苦不堪。

他曾向家人坦言活得“憋屈”,认为这样生存毫无意义。

其实他对生命终结方式的思考早已开始。

驾照被吊销后,深感无力的他就加入了倡导安乐死合法化的“退出国际”组织。

这次摔伤,让他下定决心寻求解脱。

在104岁生日上,他平静而坚定地向家人宣布:他要去瑞士进行安乐死。

家人的震惊与不舍可以想见,但在古道尔的解释和坚持下,深爱他的家人最终选择了尊重和理解。

由于当时澳大利亚绝大多数地区安乐死仍属非法,古道尔只能远赴瑞士。

在公众资助下,他飞抵巴塞尔。

去世前一天,他举行了特别的记者会。

面对全球媒体,他坦然表达了观点:并非抑郁或冲动,而是在生命质量跌至谷底后深思熟虑的选择。

他强调个人应有选择生命终点的权利,甚至可以调侃地唱几句为自己选定的告别曲《欢乐颂》,他衣服上赫然印着的“可耻的衰老”字样,无声诉说着他对无法自理状态的愤懑。

5月10日上午,在瑞士诊所内,古道尔平静地躺下。

他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清晰回答了医生关于身份、意愿和后果的所有问题,确认自己完全理解且自愿。

随后,他亲手按下了启动药物注射的按钮。

那30秒后睁眼的询问,成了他最后带点黑色幽默的遗言。

最终,在贝多芬《欢乐颂》庄严的旋律中,这位曾充满活力探索世界、最终在丧失尊严感时选择自己掌握生命终点的老人,安详地离去了。

古道尔用他生命的终结方式,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叩问:当生命长度与质量、尊严不可兼得时,人是否应被赋予选择谢幕时刻的权利?

他以自己的行动,发出了对尊严死亡的强烈呼声。

0 阅读:470

猜你喜欢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