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初春,华国锋在中央一次小型会议上突然拍桌子发火,指着李仲公怒斥:“他既

万物知识局 2025-08-18 10:10:40

1974年初春,华国锋在中央一次小型会议上突然拍桌子发火,指着李仲公怒斥:“他既不是军人也不是政敌,纯粹是个造谣的老骗子!“说着就要严惩此人,周恩来却放下茶杯平静地说:“算了吧,他也活不了几天了,“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1969年6月9日,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在生命的尽头只想讨口水喝,谁知,一针葡萄糖注射下去,他的心脏便永远停止了跳动。   此前,他早已被长期隔离在京西山沟里,严重的糖尿病得不到最基本的胰岛素,寒冬腊月,看守甚至抽走了他床上唯一的褥子。   戎马一生的元帅,为何落得如此下场?那份所谓“叛国通敌”的铁证,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直到1974年初,谜底才被华国锋领导的一支调查组重新揭开。   那两封置贺龙于死地的“投降密信”,据说是他在北伐时写给蒋介石的,可当现代技术介入这桩旧案时,谎言在显微镜下便无所遁形。   调查员从信纸本身入手后发现,纸张里含有明显的化学纤维,而这种技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普及开来,这跟信上标注的1926年根本对不上号。   紧接着,专家发现,墨迹中含有三聚氰胺树脂,这东西直到1960年代才被用作工业产品,可以直接证明这两封信是彻头彻尾的伪造品。   物证被推翻,矛头立刻指向了举报人——李仲公,调查深入后,终于挖出了一段尘封近半个世纪的个人恩怨。   1926年,当时还是蒋介石特使的李仲公,奉命去策反手握兵权的贺龙,他本以为能带回一个投诚的师长,换来自己的飞黄腾达,没想到却被贺龙一口回绝,还给扣押了起来。   多年后,李仲公曾想在西南军政委员会谋个副主席的职位,结果又被贺龙给挡了回去,四十多年的新仇旧怨,就这么潜伏着,只等一个时机,便要喷发出来。   1968年,当林彪、江青等人急于清除权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时,李仲公这份精心伪造的“黑材料”递得恰逢其时。   那段时间,彭德怀被泼了一身“墨水”,刘少奇被扣上各种不好的帽子,无数功臣元勋蒙冤受难,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开的一个残酷玩笑。   所有线索,最终都汇集到1974年初那场凝重的小型会议上,华国锋拿着厚厚的调查报告,先是逐一列举了贺龙从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的赫赫战功,随后话锋一转,将信件的鉴定结果公之于众。   当所有证据都摆在桌上,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愤怒地指着李仲公,高喊道:“他既不是军人也不是政敌,纯粹是个造谣的老骗子!”说着就要下令严惩。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周恩来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平静的说:“算了吧,他也活不了几天了”。   他明白,李仲公不过是枚被人利用的棋子,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林彪及其背后的政治势力,在当时复杂的局势下,揪着一个行将就木的“小卒”不放,远不如集中力量清算幕后主谋来得重要。   197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正式发文,为贺龙恢复名誉。   次年6月9日,贺龙逝世六周年忌日,他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八宝山举行,已重病缠身的周恩来亲自出席致悼词,贺龙的夫人薛明在丈夫的骨灰盒前,默默摆上了一盘他生前最爱吃的油炸小鱼。   不久,李仲公病逝,终究未被公开处理,直到1982年,中央再次发文,才为贺龙彻底平反,恢复其所有荣誉。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贺龙冤案始末》 新华社《贺龙骨灰安放仪式在京举行》 《党史博览》杂志《李仲公与贺龙"通敌信"事件考辨》 人民网《周恩来与贺龙》

0 阅读:401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