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凉月号”突然闯进我国领海,这不是一次普通航行,而是带有明显挑衅意味的军事试探。 它在海里待了二十分钟,期间我方军舰迅速反应,发出炮击警告,“凉月号”见势不妙才急忙掉头离开。 事后,日本方面处分了舰长,但这件事让外界清楚看到,日本国内有势力在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 这种行为背后,其实是两股力量在角力。一派是军国主义倾向的政治势力,他们依然想在中国崛起前制造摩擦,甚至不惜拉上美国搅动局势。 另一派则是所谓现实主义派,他们知道正面冲突没胜算,所以选择隐忍,伺机而动。这次“凉月号”事件,就是前者在试水,而处分舰长,则是后者在刹车。 从上千年前的白江口之战,到近代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多次试图进犯甚至控制周边国家。手法虽不同,但那种盯着大陆的想法从未消失。今天的海上试探,其逻辑和过去没什么差别。 军事上的小动作之外,他们在政治上同样在挑衅。每年一些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就是公开否认侵略历史,还试图在国内外营造“战犯是英雄”的形象。这是军国主义在和平时期的另一种延续。 面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几乎每年都会提出严正交涉。表面上看,这似乎无法阻止他们第二年继续拜鬼,但这种交涉的效果,不是针对一次性的行为,而是长期遏制他们摆脱战败国身份的企图。 每一次交涉都是提醒国际社会,日本历史上的罪行没被真正承认,他们的政治企图必须被揭穿。 这种不断的交锋,不只是军事或外交的事,更关乎国家的长期战略安全。军事对抗容易看得见,但历史叙事的争夺更加隐蔽。 一旦对方在国际上左右了历史评价,未来我们的行动会受到更多掣肘。我认为,严正交涉在当下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一种不流血的长期消耗战,既维护了国际舆论的正确导向,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世界对日本的认知。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这样无论是在现实冲突,还是在认知层面,都能牢牢占据主动。
日本教科书大翻车!2025年最新数据曝光:当年到底败给了谁?最近日本教科书
【3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