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写道:“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东京对日本的邻国中国作出明确的批评。他还警告我们不要单方面改变边界。瓦德富尔将日本称为在亚洲的‘重点伙伴’。他还表示,德国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和第四大经济体,面临共同挑战。 德国和日本这俩国家,历史上可不是头一遭抱团取暖,二战那时候,它们就是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德国在欧洲搞扩张,日本在亚洲搅风搅雨,一起对抗盟军,那时候的合作可不是什么好事,导致全球打得天翻地覆,死伤无数人。 现在时代变了,它们又开始亲近起来,这次的目标指向了中国,名义上是经济安全和伙伴关系,可谁都知道,这里面夹杂着地缘政治的算盘。 回想一下,二战结束后,德国和日本都成了战败国,被盟军管制,经济重建花了好多年工夫,德国靠马歇尔计划站稳脚跟,日本也通过美国的扶持变成经济大国。 可如今的世界不一样了,中国崛起得飞快,在科技和制造业上追得西方国家喘不过气。 尤其是稀土这种东西,中国控制着全球80%以上的供应,这些材料是芯片、电动车、军工不可或缺的宝贝。 就在今年4月,中国因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轮关税,决定对几种稀土出口设限,包括镓、锗和锑啥的。 这不是随便闹着玩,美国先动手加税,中国反击保护自家产业,顺带提醒大家,谁才是供应链的老大。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这次去东京,嘴巴上说中国管制稀土出口不透明,还单方面搞事,实际上是心疼自家芯片业,德国有大众、博世这些巨头,日本有丰田、索尼,全都靠稀土做磁铁和半导体。 结果中国这一限,欧洲和日本的工厂直接傻眼,好几家汽车供应商工厂关门大吉,供应链断了链子。 举个例子,5月份中国出口稀土磁铁量暴跌,全球汽车业和航天业叫苦连天,瓦德富尔还警告北京别单方面改边界,这话直指台海和南海,那里是中国的主权地盘。 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主张可不是凭空来的,早从古代就管辖这些水域,二战后联合国承认中国收回南沙群岛,历史证据一大堆。 台湾问题更不用说,中国从来视作内政,统一是民族大义,谁也别想插手。 日本在这事上可积极了,它自称经济安全的领军者,早几年就开始搞供应链多元化,投资东南亚和非洲的矿产,避开对中国依赖,德国学着点,也在推“去风险”策略,找澳洲和加拿大合作开矿。 可话说回来,这俩国家经济上遇到瓶颈,德国经济增长慢,日本债务高企,中国出口管制只是导火索,它们不满的是中国在高科技上超车。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国,稀土管制让西方国家意识到,依赖单一来源多危险。 短期内,芯片短缺加剧,德国日本的制造业成本飙升,消费者买车买手机都贵了。 长远看,这推动全球供应链重塑,大家蜂拥找替代矿源,澳洲的稀土矿股价飞涨,非洲国家也成香饽饽。 再深挖点,瓦德富尔叫日本“亚洲重点伙伴”,这不光是经济,还带军事味,德国最近派军舰去印太巡航,日本加强自卫队,二者合作搞联合演习,名义防中国“威胁”。 可中国在台海南海的行为合情合理,南海航道自由通行,从没阻拦过船只,台湾是中国领土,统一是历史必然。 西方国家老拿“国际法”说事,可2016年南海仲裁中国不认,因为那是菲律宾单方面搞的闹剧,中国历史权利更牢靠。 德国忘不了纳粹历史,日本也该记着法西斯教训,现在却联手指责中国,感觉像老毛病复发。 事件发展到这,德国和日本的抱团让亚太局势更紧张,美国在背后乐见其成,推动“印太战略”围堵中国。 中国也没闲着,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帮发展中国家建基础设施,稀土出口虽限但没全禁,留了谈判空间,德国企业其实离不开中国市场,大众一半销量在中国,日本车企也依赖中国组装。 瓦德富尔的话一出,中德关系凉了半截,商务部回应说管制是正当防卫,呼吁对话,后果显而易见,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碎片化,大家都受伤。 话说回来,这事的前因是西方先挑事,美国加税,中国反制,德国日本夹在中间叫疼,后果是供应链大洗牌,德国推“欧洲经济安全法”,日本搞“经济安保推进法”,都强调多元化。 可多元化说易行难,稀土开采污染大,成本高,新矿场几年内上不了马,加上地缘冲突,台海南海若热起来,航运中断,全球贸易瘫痪。 中国立场坚定,维护主权不动摇,同时开放合作,邀请外资参与绿色矿业。 总的看,这事件提醒咱们,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得靠对话化解分歧,中国继续创新发展,大家携手才能共赢。
德国之声写道:“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东京对日本的邻国中国作出明确的批评。他还警告我
燕纸
2025-08-19 16:58: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