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钱学森住的是别墅,屋里都是豪华的装修家电,出门是别克轿车,吃牛排海鲜喝牛奶。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8-21 20:44:24

当年钱学森住的是别墅,屋里都是豪华的装修家电,出门是别克轿车,吃牛排海鲜喝牛奶。平时工作是和冯卡门、冯布劳恩这样的顶级科学家在一起,有最好的实验设备和大学生助手,可以研究世界上最顶尖的航空技术。 这生活有多“顶配”?住的,是帕萨迪纳的独栋别墅,带花园的那种。开的,是新款的别克轿车。吃的,是当时对咱们来说想都不敢想的牛排、海鲜,牛奶当水喝,还有专门的营养师给搭配。屋里头,洗衣机、冰箱、电视这些,全是当时最时髦的家电。 这还只是物质层面。更关键的,是他的事业环境。 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喷气推进中心的创始人之一。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学术圈金字塔尖儿上的人物。跟他一起喝咖啡、讨论问题的,是他的导师,航空航天领域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西奥多冯卡门。跟他隔空较劲、同台竞技的,是后来把阿波罗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德国火箭天才——韦恩赫冯布劳恩。这圈子,就是当时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复仇者联盟”。 他手底下有最顶尖的实验室,要什么设备有什么设备。带的学生,都是美国最聪明的那帮年轻人,一个个抢着来给他当助手。他研究的课题,是人类怎么飞出地球,怎么飞得更快、更高,是当时全世界最前沿、最性感的科学。 算笔经济账,他当时的年薪加上各种讲课、咨询费,一年下来怎么也得有两三万美元。那是什么时候?1940年代末!有人换算过,这笔钱的购买力,放现在怎么也得是个年薪百万美元的级别。 说白了,钱学森当时手里握着的,是那个时代一个知识分子能拥有的最好的一切:顶级的物质生活、无与伦比的学术地位、最前沿的研究平台,还有无限的个人发展前景。 美国移民局都跟他拍胸脯,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入籍。 换作普通人,估计早就乐不思蜀了。但钱学森,他偏不。 1949年,当他从报纸上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心里那团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他对妻子蒋英说:“我们该回去了。” 美国人一听他要走,立马就翻脸了。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贝尔直接放话:“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到红色中国去!” 这话可不是开玩笑。 他们先是吊销了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然后开始监视、跟踪。后来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关进了特米纳岛的联邦监狱。那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他暴瘦了30磅,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晚上,狱警为了不让他睡觉,每隔15分钟就来开一次灯。 这种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折磨,目的只有一个:摧毁他的意志,让他屈服。 后来,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朋友们的全力营救下,他虽然走出了监狱,但迎来的却是长达五年的软禁。一个庞大的别墅,从家变成了华丽的牢笼。特工24小时在他家门口蹲守,信件被拆,电话被窃听,行动被限制。 但钱学森是怎么做的?他就在这五年里,写出了《工程控制论》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你打压我,限制我,但你锁不住我的大脑。这份从容和坚韧,才是真正的硬骨头。 直到1955年,事情才有了转机。在中国政府的不断交涉和努力下,用11名在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国飞行员,才换回了钱学森。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在离开美国国境的那一刻,他长舒一口气,说:“我终于可以回到我的祖国了。今后,我将竭尽全力,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从别克轿车到邮轮三等舱,从独栋别墅到百废待兴的故土,这条路,他走了五年。 回到祖国,物质条件那是一落千丈。没有别墅,住的是中科院分的普通宿舍。没有牛排,国家尽全力保障,也不过是比普通人好一些的伙食。没有顶尖实验室,几乎所有东西都要从零开始。 但他的眼神,却比在美国时更亮了。 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后来他成了“两弹一星”元勋,成了“中国航天之父”。他用算盘和计算尺,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我们国家擘画出了飞天遁地的宏伟蓝图。

0 阅读:20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