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对美全面开放市场这步棋,像一记重锤砸在现实的玻璃上——它明晃晃地告诉世界:能真正扛住美国压力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
这个对美顺差近千亿、顺差占GDP两成的小国,在谈判桌前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有人怒斥它“为了出口出卖中方利益”,却忽略了一个扎心细节:越南对华每年有600亿贸易逆差,能卖给中国的,除了水果、大米,几乎拿不出更有分量的筹码。
当经济命脉被别人攥着,所谓的“妥协”,更像被架在天平上的无奈选择。
其实这不是孤例。全球多数国家与美国的协议,骨子里都藏着“不平等”的影子。
能和美国平起平坐谈条件的,掰着手指都数得过来。
日本当年在贸易战里再“硬气”,也不过是用拖延术争取喘息,最终该让步的还是得低头。
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硬刚美国”从来不是选项,而是连想都不敢触碰的禁区。
这恰恰撕开了一个真相:指望这些在夹缝中求存的国家牵头建立公平秩序?太难了。
它们占了世界的大多数,却往往只能在大国博弈里选边站、随波逐流。
时代早就变了。想躲在后面让别人分摊火力?现在看来,能真正顶上去的,本就没几个。
与其低估自己的分量,不如认清现实:该站出来的时候,就得扛住——这不是逞英雄,而是不得不接的时代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