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了?中印越走越近,巴基斯坦投靠美国了? 2025年8月王毅外长访印期间,双方举行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达成10点共识,包括设立划界专家小组和重开仁青岗、普兰等三处边境贸易市场。 这可不是小事儿,要知道中印边境冲突后,双方能坐下来谈划界,本身就是个突破。更实在的是,中印宣布恢复直航、便利签证,还重启了中断五年的边境贸易。 虽然边境贸易额不大,但象征意义明显,毕竟2023年中印贸易额已经突破1360亿美元,中国对印出口占大头。印度财政部2024年的报告还呼吁引进中国投资,这说明经济互补性还是很强的。 不过,中印走近的背后也有地缘考量。美国媒体担心中印俄形成“稳定大三角”,挑战其主导地位。 而中印都面临美国关税压力,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征50%关税,对巴基斯坦也有19%的关税,这反而倒逼两国加强合作。 比如印度智库提议放宽对中企投资审查,中国则同意分享跨境河流水文信息,这些都是务实的动作。 而巴基斯坦最近和美国走得确实近。2025年8月,美国将“俾路支解放武装”列为恐怖组织,巴美还举行了反恐对话,讨论应对“伊斯兰国呼罗珊”等威胁。 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和巴基斯坦达成协议,共同开发俾路支省的油气田,美方首期投资30亿美元,换取巴纺织品关税减免。 这对经济拮据的巴基斯坦来说,确实是解燃眉之急——2024年巴能源进口占GDP的7.2%,外债超13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一度只够维持一个月进口。 但要说巴基斯坦“投靠美国”,那就太简单了。就在美巴签署油气协议的同时,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公开表示坚定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建设,瓜达尔港配套的产业园、职业技术学校、海水淡化厂等项目都在推进。 2025年上半年,中巴矿业合作创造了超1万个就业岗位,中方还为巴方培训技术人才。更有意思的是,7月底中国刚帮巴基斯坦发射了遥感卫星,总理夏巴兹随后就感谢中国支持,强调中巴友谊牢不可破。 这种“脚踏两条船”的策略,其实是巴基斯坦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一方面,美国的技术和资金能缓解经济压力,比如俾路支省油气开发可能带来每年200亿美元收入。 另一方面,中巴经济走廊已投入超600亿美元,瓜达尔港、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直接关系到巴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巴基斯坦外交部说得很清楚:与美国合作反恐和能源开发,但绝不会牺牲对华关系。 更深层的原因,还得看南亚地缘格局。印度近年来在边境小动作不断,2025年5月印巴军事冲突后,双方关系再度紧张。 巴基斯坦需要美国牵制印度,比如巴美联合军演中,巴基斯坦派出中国制造的“沙姆希尔”号护卫舰,与美国宙斯盾舰协同演练,既有技术交流,也有战略威慑的意味。 但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伊朗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双方确定了百亿美元贸易目标,伊朗甚至可能加入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 说到底,这世界没那么多非黑即白。中印走近是基于现实利益,都想在大国竞争中找平衡,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发展经济。 巴基斯坦的多元外交则是典型的小国生存术:用美国的钱解燃眉之急,靠中国的基建谋长远发展,同时在伊朗、海湾国家间找支点。 就像2025年中巴外长战略对话时强调的,“变”的是国际局势,“不变”的是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动态平衡,才是当下地缘政治的常态
巴基斯坦全国沸腾了!中巴军工合作几十年,巴基斯坦都开始出口中巴合作生产武器弹药了
【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