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

寂寞吞噬灵魂 2025-08-22 19:41:45

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别再幻想日本是什么“半个友邻”,人家从明治维新开始就盯着台湾这块跳板,搞殖民搞教育搞经济,五十年沉淀不是白给的。今天的台岛文化、政治、精英阶层里,藏着太多“日式后遗症”——日本从来没走,只是换了方式留下。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战略目标就很明确,走海洋路线,夺取资源和市场,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第一件事就是眼睛死死盯住台湾。 因为台湾是“通向东南亚的门户”,所以《马关条约》里,日本特意把割让台湾写得清清楚楚,从那天起他们就没打算只是占块地,而是要把这块地方彻底变成自己的后院,光是1895到1945这五十年,日本在台湾搞的那些名堂,现在看来全是埋好的伏笔。 就说教育吧,1922年日本在台湾推行内台共学制度,表面上是让台湾人享受和日本人一样的教育,实际上课本里全是日本历史和皇民思想,根据台湾总督府的统计,到1944年,台湾的公学校里,日语普及率已经达到80%,不少孩子从小就被灌输“是日本人”的念头。 更阴的是改地名,把台北改成台北州,高雄叫高雄州,连街道名都换成日本式的,现在台南还有不少老街道保留着当年的日式名称,这可不是什么文化交流,是想从根上抹去中国印记。 经济上更狠,日本在台湾搞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强迫农民种甘蔗和水稻,这些物资全部低价运回日本,1935年的数据显示,台湾每年出口的蔗糖有90%流向日本,而本地的粮食却经常不够吃,他们还垄断了台湾的金融和交通,1907年成立的台湾银行,到1940年代已经控制了全岛90%的信贷业务,这种经济控制模式,让不少台湾商人不得不依附日本资本,甚至到现在,台湾的一些老牌企业骨子里还留着当年的日式经营思维。 最让人不齿的是对精英阶层的渗透,日本专门挑选台湾青年去日本留学,回来后安排在政府部门当差,这些人表面上是台湾人,实际上已经成了日本统治的帮凶,1945年台湾光复时,全岛公务员里有30%是这类御用文人,他们后来不少成了台湾的地方望族,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台湾政坛上那些时不时冒出亲日言论的政客,往上数几代,多半能找到这种历史渊源。 后来,日本战败退出了台湾,但留下的“遗产”可没断,1952年日本和台湾当局签订的日台条约,明着是处理战后问题,暗地里却保留了大量经济和文化联系,1960年代日本对台投资占台湾外资总额的60%以上,不少技术和管理模式都是从日本照搬过来的。 文化上更不用说,现在台湾的书店里,日本杂志和漫画占了外文读物的一半还多,每年去日本旅游的台湾人比去大陆的还多,这种文化亲近感,本质上就是当年殖民教育的后遗症。 更阴险的是,日本这些年还在偷偷给台独势力递刀子,2021年有日本政客公开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看似随口一说,实际上是在给台独分子撑腰,去年曝光的资料显示,日本在台湾的民间团体每年都有资金流向支持台独的组织,这种暗地里的操作,比美国的明着干涉更让人防不胜防。 说到底,日本从来没真正放弃过台湾,从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占领,到后来的经济渗透,再到现在的文化影响和政治操弄,他们换着花样想把台湾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台湾问题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这层隐藏的“日式阴影”一直在作祟。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日本多阴,历史事实摆在那儿: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写着的,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那些被日本影响的“后遗症”,终究只是历史留下的疤痕,改变不了台湾回归祖国的大趋势,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清楚,跟着日本后面晃悠没好下场,只有和大陆站在一起,台湾才有真正的未来,日本想借着台湾问题搞小动作,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寂寞吞噬灵魂

寂寞吞噬灵魂

夜宵外卖一品鉴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