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生猪价持续下行?零售价降了多少?

新浪财经 2025-08-24 05:42:38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生猪价格迈入“6元时代”

为何生猪价持续下行?零售价降了多少?

成都一家连锁零售店的猪肉摊位。

为什么生猪价格持续下行?

从需求端看,夏季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从供应端看,后续生猪出栏量仍有保障;同时近期集中出栏释放了大量生猪,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

零售价降了多少?

今年以来零售端价格出现普遍下降,近一个月的售价变化不大。“年初每斤的价格比现在高2—3元。”

近日,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平均猪粮比价已跌至6∶1以下,正式触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中的三级预警。

据猪好多平台数据,8月23日成都市生猪价格为13.44元/公斤。这意味着每斤生猪价格已进入“6元时代”。那么,在零售端,成都猪肉市场行情如何?消费者感受明显吗?8月23日,记者走访本地菜市场、超市及相关市场主体,一探究竟。

腿肉零售价每斤较年初降2—3元

成都近期生猪价格呈现小幅波动态势。据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最新监测数据(8月20日),本周成都生猪均价为697.57元/50千克。记者换算后发现相当于13.95元/千克。同期猪饲料价格为3.46元/千克,玉米均价为2.64元/千克,由此计算出的猪粮比为5.28∶1、猪料比为4.03∶1。

价格的变动是否已传导至零售端?记者走访成都多家菜市场和连锁零售店、超市发现,今年以来零售端价格出现普遍下降,近一个月的售价变化不大。猪肉零售价格因部位、品质不同,价差较为显著,以腿肉为例,不同点位每斤的零售价格在10.8—16.8元之间。

成都温江区一家菜市场的腿肉售价约为13元一斤,净瘦肉为15元一斤。“今年以来猪肉售价有所下降,年初每斤的价格比现在高2—3元。”经营猪肉摊位多年的张女士向记者坦言,目前进货价格为10.8元一斤,运输、摊位租金等成本相对固定,“加上现在是夏天,买肉的人比春秋季少了近两成,销量和利润都受影响。”

超市方面,价格与菜市场基本持平,部分超市还推出了促销活动。“今年以来猪肉价格都没涨,最近售价也没有明显变化。我们这里从10.8元一斤到16.8一斤的都有,最近还定期做特价活动,顾客可以按需挑选。”一位商超工作人员说。

“我基本每周买3—4次猪肉,感觉价格和上个月差不多,没太看出‘6元时代’的影响。”正在选购后腿肉的市民李先生说,猪肉价格下降,消费者当然喜闻乐见。也有消费者找出上周买菜的小票来对比,发现买一斤猪肉的价格降低了近1元,“花销变化不大。夏季饮食偏清淡,猪肉购买量本身就少,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不高。”

猪价下行有迹可循

全国生猪价格为何会持续下行并进入“6元时代”?对于当前猪价走势及市场未来发展,业内专家认为,猪价周期性波动是养殖行业长期存在的情况,此轮价格下行主要源于供应相对过剩、需求疲软及市场情绪的共同作用。

从需求端看,夏季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高温天气下,居民饮食偏好转向清淡,对猪肉的需求自然减少,即便烧烤、夜市等消费场景活跃,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海鲜、蔬菜、豆制品等食材,猪肉消费缺乏增长动力。“夏天客人来餐厅点餐,猪肉类菜品的点餐率明显下降。”成都某中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从供应端看,市场生猪存量充足是关键因素。公开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43万头,较合理保有量高出3.7%,这意味着后续生猪出栏量仍有保障;同时,前期部分养殖户为等待更高售价选择“压栏惜售”,近期集中出栏释放了大量生猪,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

“短期来看,猪肉价格下跌能降低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但若长期猪价持续低位运行,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进而影响后续养殖积极性,引发新的供需波动。”农业经济领域专家表示,要实现市场平衡,既需要养殖户理性调整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产或压栏,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出栏节奏;也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适时启动猪肉储备调节机制,通过收储、投放等方式稳定市场价格;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链,推动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环节协同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消费者得实惠、养殖户获合理利润的双赢局面。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吴茜王柳文/图

1 阅读:176

评论列表

chen

chen

4
2025-08-24 15:53

零售还死贵,排骨28元/斤,猪肚42元一斤,腿肉12元斤

罗兰豆

罗兰豆

3
2025-08-24 11:12

零售价格没看到多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