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正握有“市场生杀大权”的,已经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 高志凯教授:以后美国是不是取消对中国的制裁,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中国让不让你进中国市场,才是真正的“王牌”。美国当惯了 "市场警察",如今突然发现警徽不好使了,这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简单举个例子,就说华为吧,美国又是卡芯片又是禁系统,恨不得把路全堵死,结果呢?华为愣是靠鸿蒙系统杀出条血路,现在鸿蒙设备都超过 8 亿台了。这制裁没有把企业逼死了,反而是帮助中国把自主创新给逼出来了! 反观美国企业,苹果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三年就成了全球出口中心,这些企业敢说离开中国市场能活得这么滋润? 去年全球中间品贸易对中国的依存度都涨到 16% 了,超过北美 15%,这说明啥?全世界的工厂都得看中国供应链的脸色,美国想卡脖子,最后卡的是自己企业的利润。 中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 2018 年的 151 项减到 2025 年的 106 项,看着是门槛降了,可哪些能进、哪些得守规矩,还是划分的很清晰。 就像半导体材料,国内自己的市场规模都快 600 亿了,国产替代搞得风生水起,美国企业想来分杯羹?可以,但得按中国的规矩来。 稀土材料更不用说,1500 亿的市场规模攥在手里,美国军工企业再横,也得乖乖来买中国的高纯度稀土,想开门迎客就开门,想限流就限流。 美国还在纠结要不要取消制裁,可他们的企业早就用脚投票了。高通每年从中国赚走几百亿,特斯拉依赖上海工厂的产能,这些巨头敢跟着美国政客瞎起哄吗? 真惹到中国市场,一纸禁令就能让他们损失惨重。反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在在全球价值链里越站越稳。 美国那套 "制裁万能论" 早就过时了,中国市场就像块大蛋糕,以前他们当裁判还想抢最大块,现在发现自己成了顾客,想吃蛋糕得先问主人家同意不同意。 华为被制裁后反而更强,新能源产业在全球攻城略地,这些都证明:中国市场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美国的制裁大棒抡得再欢,也挡不住咱们把市场蛋糕越做越大。 以后不是美国说让谁活谁才能活,而是进不进中国市场、能不能分享发展红利,全看中国愿不愿意递邀请函,这才是真正的 "生杀大权"!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中国取消2550亿订单,光刻机已经“停工”,美国芯片公司开始着急:芯片还能卖给谁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