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之路:美国政策如何辜负了加沙的巴勒斯坦人】
(Gemini缩写NPR报道)
**拜登政府在加沙人道主义援助问题上的困境与内部博弈**
NPR对二十多位前美国高级官员的采访揭示了拜登政府内部在处理对以色列人道主义援助施压问题上的复杂性、紧张关系和挫败感。尽管官员们为开辟陆路援助通道进行了数月的密集谈判,并最终效仿约旦进行空投,甚至耗资数亿美元建造浮动码头,但人道主义危机依然螺旋式恶化。这场内部争论的核心在于,美国究竟是应该利用其影响力强硬要求以色列遵守国际法,还是在幕后私下斡旋,同时给予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空间。
**人道主义危机的恶化与初期应对**
战争初期,以色列对加沙实施“全面封锁”,切断了食物、水和燃料的供应。美国官员回忆,白宫最初不愿将人道主义问题置于首要位置,因为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支持以色列的反击。尽管以色列军方表示人道主义援助是“别人的事”,但美国官员意识到,如果不解决人道主义危机,军事行动本身也会受到阻碍。然而,当时以色列内部的政治压力和民众情绪使得任何有关援助的讨论都异常艰难。
随着局势恶化,美国试图通过一次次电话谈判,让以色列开放一条条水管、一辆辆卡车和一个又一个过境点。但这些努力往往陷入细节纠缠,效率低下。前官员们表示,这似乎是以色列的策略,意在让美国陷入繁琐的官僚程序,而非改变其根本政策。
**空投与码头的象征性意义与局限性**
随着加沙北部饥荒迫在眉睫,美国效仿约旦开始进行空投,随后又宣布建造耗资2.3亿美元的浮动码头。尽管这些举措被一些人辩护为“有总比没有好”,但大多数人道主义专家和前官员都认为它们是“创可贴式的”低效方案,是美国无法让以色列开放更有效陆路通道的无奈之举。国际救援组织认为,这些项目从根本上分散了人们对真正有效的人道主义行动的注意力,即建立安全的陆路通道和冲突缓解机制。
**拜登的立场与内部的冲突**
许多前官员认为,拜登总统个人对以色列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使得他不愿在政治上采取强硬立场,例如公开批评以色列或停止军事援助。这种不情愿导致了政府内部的紧张,一些官员认为他们本应援引法律,扣留向以色列提供的军事援助。尽管拜登政府采取了NSM 20等政策试图问责以色列,并在以色列袭击世界中央厨房工作人员后暂时停止了炸弹运输,但最终这些努力被认为力度不足。
一些官员指出,白宫和国会缺乏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的政治意愿,且以色列人曾表示,即使没有美国的武器,他们也会继续军事行动。这种僵局使得美国的人道主义努力陷入两难,既无法真正改变以色列的行为,又因没有为平民保护划定红线而损害了自身的道德信誉。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与饥荒的确认**
随着特朗普上任,局势急剧恶化。他撤销了拜登时代的政策,对加沙实施全面封锁,并撕毁了停火协议,导致人道主义援助几乎无法进入。特朗普政府转而支持一个备受争议的基金会,使得寻求食物变得更加危险。最终,世界粮食安全权威机构于8月宣布加沙进入饥荒状态。许多前官员在回顾时都表示,无论拜登政府的意图如何,其行动还是不够,并最终未能阻止这场悲剧。他们认为,这场人道主义危机从根本上损害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