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决台湾问题再应对中美之争,还是先制衡美国再顺势统一台湾?” 针对这一关键战略议题,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石齐平明确判断,“分步推进、先收台湾” 的概率更高,其核心依据主要有二。 看现在的局面,不难发现台湾的位置太特殊了。 美国总是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给台湾撑腰,生怕这块地儿彻底落在中国手里,一旦统一成了现实,过去美国围堵东亚的那些算盘可就得推倒重来了。 只有把台湾纳入自己的掌控,中国在第一岛链的困兽格局才算过去。 对东南亚这些常年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国家来说,天秤也会慢慢偏过来,更别说日本、韩国那些需要从南海过货的经济大国,到时候谁在海面上有发话权大家心里都明白。 但这些战略考量背后,真正能让这条路走得下去的,是中国这么多年的全方位准备。 从武器装备、军队战斗力到各种后勤保障都做到了上一个台阶,能源和关键物资的储备不用担心一时半会儿的极端情况,社会层面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凝聚共识,把统一台湾变成一种全国上下认同和期待的目标。 尤其是这几年,不管是民众氛围还是兵力动员,大家的信心都挺足,这种状态是多年来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可以说只要时机成熟,想在台湾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当前中国其实不是一味想硬碰硬地拼消耗,更多的是利用强大的实力和展示压制力,争取用“表态震慑”的方式让对手冷静下来。 在对外战略沟通上,每一次大阅兵、每一次新武器亮相,目的都很直接,就是给全球看清楚中国不仅有能力守住自己的利益,还能改变这片海域上的力量平衡。 让美国和他的盟友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是否还有本钱,再在台海问题上不断点火。 同时,俄乌冲突也带来了外部力量的新洗牌,美国开始费劲拉拢各路盟友,甚至想和俄罗斯碰出一点新火花。 这些变化让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中国此时如果再继续等待,恐怕只会让外部包围圈越来越窄,到最后主动权和筹码就不再像现在这么多。 所以从大局来看,先下手理顺台湾问题,不只是争取国家统一、打破僵局,更是把区域优势和后续谈判资本进一步攥在自己手里。时机一错过,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一边是美国以台湾为抓手不断消耗中国,另一边是中国各方面准备渐趋成熟,具备了把目标付诸行动的现实能力。 统一台湾不仅是完成内部最大心结,更是对整个东亚、甚至更远的全球格局一次直接而深刻的推动。 用实力做底气、用震慑求主动、用准备托底,让对手知道中国的选择不是空口说白话、不是虚张声势,而是脚踏实地在走自己的路。
赖清德怎么也想不到,一封来自大陆的邀请函,竟然直接送到了2300万台湾同胞手中!
【36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