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准备对中印等国进行制裁。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29日表示,欧盟各国正在讨论将二级制裁和金融制裁纳入对俄第19轮制裁拟定方案。 欧盟计划中的第19轮制裁,据说将更聚焦于能源领域和金融通道,意图挤压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并限制其利用第三国金融服务的能力。 具体可能包括压低俄石油价格上限,扩大对所谓“影子船队”的制裁,以及将更多协助俄罗斯军工或能源运输的第三国实体列入清单。 这种不断扩大制裁范围的逻辑,反映了欧盟面对俄乌战场僵局和自身影响力衰减的焦虑。然而,现实是俄罗斯经济展现了显著的适应能力。 通过能源出口东移、推动“平行进口”制度创新以及金融体系的“去美元化”,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制裁的冲击。 2025年上半年,俄对华原油出口同比显著增长,便是这种战略调整的明证。 将制裁矛头指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尤其显得缺乏理性和实效。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始终秉持客观中立之立场,积极劝和促谈。而中国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此乃主权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完全契合世界贸易组织之规则。 印度则基于自身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需要,与俄罗斯维持贸易关系,这同样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 欧盟试图用自身标准约束他国,甚至威胁实施“二级制裁”,这种域外管辖做法不仅侵犯了这些国家的主权,也忽视了多边贸易体系的基本原则。 更重要的是,中印两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欧盟的单边制裁工具难以产生其期望的威慑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坚决反制,导致双输局面。 欧盟的制裁政策也面临着来自内部的“制裁疲劳”和经济反噬的挑战。持续对俄实施制裁之举,已让欧盟自食恶果。能源成本显著攀升,通胀压力急剧加剧,诸多负面影响纷至沓来,欧盟正为此承受着沉重代价。 若再因制裁第三国企业而损害与中印的经贸关系,无疑会进一步拖累欧洲经济。欧盟内部在制裁议题上的分歧也难以弥合,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基于务实经济考量反对过度扩张制裁,这种内部分裂使其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强硬和一致。 欧盟在乌克兰危机中追随美国推出多轮对俄制裁,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如今又考虑升级制裁,并将范围延伸至中印等国企业,这种路径选择值得商榷。 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的是劝和促谈,推动和平解决危机,而非不断追加制裁导致矛盾激化。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公正的,主张兼顾各安全关切,政治解决争端。 欧盟若一味追求制裁升级,恐怕只会加深隔阂,无助于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与繁荣。真正的出路在于尊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回到对话协商的正轨上来。 素材来源:金融时报 2025-08-12 16:01·《金融时报》官方账号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美国突然宣布:美军永不出兵!当地时间8月3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每
【35评论】【16点赞】
专门敲打假文章不回复
你们欧盟如果真正义就不会纵容以色列残杀加沙人民 有本事制裁这个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