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中印很难“龙象共舞”,但注定可以成为“走到一起的同路人” “做睦邻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伙伴”,8月31日中方领导人在天津上合峰会前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再次提出“龙象共舞”的愿景。 莫迪回应称“印中是伙伴而不是对手”,两国合作将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亚洲世纪”。 然而,历史积怨与现实利益交织的中印关系,真能实现这一理想图景吗? 首先,元首共识奠定基调:方向比细节更重要。此次会晤的最大成果,是双方重新锚定了关系定位:“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互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这一方向性共识至关重要,纲举目张。 中印同为全球南方代表、人口超10亿的文明古国,发展是双方最大公约数。印度需要中国在基建、新能源领域的经验;中国需要印度市场的潜力与地缘平衡价值。“龙象共舞”虽难,却是唯一理性选择。 其次,美国“神助攻”:关税大棒逼印度向东看。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课以重税(最高达60%),恰成为中印靠近的催化剂。莫迪曾4次拒接特朗普的电话。美前国安顾问沙利文坦言,此举“将印度推向中国怀抱”。莫迪政府清醒认识到:美国“友岸外包”本质是利己交易,而非真诚合作。 当中印同时面临美国单边主义威胁时,战略协作需求显著上升。无论是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利益,还是推动多极化秩序,双方共同利益远多于分歧。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反而成了中印“并肩同行”的铺路石。 再次,现实挑战仍在:反华心结与边界问题难忽视。印度国内反华势力根深蒂固,1962年边境冲突、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等历史伤痕尚未完全愈合,今年印巴空战,印度军界对中巴军事合作恨得“牙痒痒’。 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外交传统务实性正在压倒意识形态心结。莫迪政府在中美间采取“多向结盟”策略,既参与美国“印太经济框架”,也不拒绝上合组织、金砖机制下的对华合作。这种战略模糊,恰恰为中印留下了合作空间。 俄罗斯政治家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的定义——“既非盟友,也非朋友,仅仅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同样适用于中印。 双方未必成为亲密伙伴,但在美国霸权主义压迫下,共同利益驱使两国走上反对霸权主义的多边合作之路。 中印不必强求“共舞”,但需避免“共伤”。中印关系复杂性和结构性矛盾注定“龙象共舞”困难重重,但美国单边主义正在创造历史性契机:当西方无法提供公平秩序时,“走到一起”成为必然选择。 或许中印难以成为盟友,但作为“同路人”,双方足以在维护全球南方利益、制约美国霸权层面找到战略交汇点。正如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启示的——边界问题不应定义整体关系,共同发展方能照亮未来。莫迪来华与中印关系前景
辣评‖中印很难“龙象共舞”,但注定可以成为“走到一起的同路人” “做睦邻友好的
孟岩说
2025-08-31 19:13:12
0
阅读:18